中医能治什么病.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能治什么病

中西医的区别 1 中医能治什么病? 2 中医讲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是何意? 3 中医认识方法的核心 4 中医技术方法的核心 5 中医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决定了中医的现状 5 中医是科学的? 6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6 中医是用药性来治疗 7 中药药性中时空节律的内涵 7 中医在处方中的高妙之处—不但懂得配伍,更懂得君臣佐使的高级组方技巧 8 中药是天然产物,所以不良反应少? 8 对化学药从中医角度确定中药药性 9 中药现代化应该怎么做 9 对科学的回顾 11 中西医的区别 中医和西医不能用两条平行线来说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人体、健康与疾病,但是这样说还是不确切,更深了说,中医与西医不是站在一个层次上。 一、 西医是科学的一门,是在西方形而上学(哲学)指导下的具体理论与技术,而中医,其指导背景则不是西方形而上学,也即指导中医的学问不属于西方形而上学(哲学),这样从方法论上中医与西医就具有本质的差异。 西方形而上学(哲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思辨和实证,实证给出经验,通过思辨上升为理论,但这个实证的方法或是被动接受的可观可感得到,或是主动干涉的试验方法,所以它的对象、手段、方法都是世界的可感层面的;而西方形而上学(哲学)方法论的思辨,也是对应其实证的得自于世界可感层面的形式逻辑。它所获得的是“知识”。 指导中医的学问,比较接近现代西方人称为的“直觉”,儒家叫做“格物致知”,道家称为“返观”,佛家称为“觉悟”,它得到的是“知道”,而不是“知识”。 二、 中医的实践方法与西医不同。中医的认识是整体的,这个整体的概念不只是空洞的整体来看,也不仅是物我合一、主客不分,而是从事物的背后、内里透射着看出来,并再返观回去。中医的认识必须是悟,即中医的认识方式是让事物的内在属性与事物间的联系以人与事物相关的景象在人的内心直接呈现,而呈现的过程直接伴随着物、我的变化,并且这个呈现呈层次性递进。也许,用信息直接感应可以近似解释。 而西医则是一个局外的观察者观察世界、人物、健康、疾病,观察过程与随后的质量过程不因实践者的变化而变化。 一句话,西医在看病,在治病;中医不去看病,而是在与患者这个人的交流,在交流中感觉着人我的舒适度,随着这随时变化的人我而欣喜地面对着这一切。 三、 中医的理论框架与西医也不同。中医的逻辑是自然逻辑,是感觉到时空的跳跃性变化---时空节律。中医的五行、阴阳、天干、地支、五运六气、以至于元、会、运、世、年、月、日、时,春夏秋冬,以及地分九野、东南西北,人物的五行、阴阳、动静划分,是对时空的这种节律的把握,并且认识到这种节律的相互关系,如五行生克。 而西医则是人为地构造了一种逻辑,这种人为构造的基础是对世界可感层面的表观,是忽略了表观所发生的其时、其地、其人的局限的一种片面认识的推广,并以此作为衡量科学理论是否成立的依据。 四、中医与西医的文化背景不同。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西医学与科学、哲学的文化框架,表征了人类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中医以及中华传统儒、释、道学的文化框架,以至于西方传统上的第一物理学-第二物理学时代,则表征了人类当时的一种生活状态中医是那样一个时代中人类生活方式在医疗健康方面的表现。 因此,从今日的社会生活状态来看,中医已经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土壤,并且正在丧失其存在价值。社会放弃了自己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就放弃了中医。自古就有“医不叩门”,“舍命不舍钱者,死不救”的说法,如果一个人立意以健康去换取某种东西,中医上赶着去游说他吗?扁鹊之辱,劳而无功。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是一个医疗价值的问题,一个医疗取向的问题,一个人类生存价值取向的问题,根本上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问题。 中医能治什么病?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这个中医师的素养是个什么水准,包括悟性、技术、功力、经验等等,《黄帝内经》中即明确将医师作上工、下工的等级区分,讲“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上工之取气,……下工守其已成”等等,其实大凡谈及中医治病,都首先要面对这个问题,即中医医者自身的悟性技术水准,这是由中医学术本身的气化物理原理决定的,按老百姓的话讲,“中医治病认人”。 中医讲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是何意?传统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气),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宇宙存在至少包含二个层次,即道(气)的层次和器的层次。这二个层次是渗透在一起的。现代常人可知可见的层次是器的层次,老子叙述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孔子的“心斋”“坐忘”,以及苏格拉底所言“有一个精灵在我耳边说”,可以让我们得到道(气)层次的知识,柏拉图所说的“无定(nature)” “它时有时无,难以把握” 并且“包围着万物并且指导者它”也是指的道(气)宇宙的存在形式是时-空,所以我们祖先才说宇-宙。而这个宇宙时-空的状态,器只是显见的格式情景,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