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谈《故乡》中闰土的人物形象刻画.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故乡》中闰土的人物形象刻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谈《故乡》中闰土的人物形象刻画 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中学 成艾梅 《故乡》一文是鲁迅先生1919年底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零的景象和农民贫穷痛苦的生活,心情十分凄凉,一年后便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的一篇小说,它是鲁迅先生怀着无限深情描写农民问题的杰作,以后又收入《呐喊》集。作品通过“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揭示出这种变化的深刻的社会根源。这篇作品,情节单纯,结构自然,文笔优美流畅,富有抒情诗一样的韵律和哲理,很有特色,其中尤以肖像和细节描写震人心弦。 为了揭示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鲁迅先生主要运用了对比的白描手法,抓住一些能体现小说主人公20多年来质变的细节进行的描写,成功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并塑造了闰土这个鲜明丰满的艺术形象。 在“我”的记忆中,20多年前的闰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生气,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少年英雄”。他“紫色的圆脸,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会刺猹,会捕鸟,会拾海贝,会看管庄稼,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懂得lsquo;我rsquo;往常的朋友不知道的许多事。”可是20年后年仅40多岁的闰土,却变成了另一种样子: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些外貌的变化不仅记录着闰土苦难生活的历史,而且也形象地显示出闰土的精神变化。的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剥夺了他的青春,吞蚀了他的活力,麻木了他的神经,而且简直使他变成了一个木偶人。因此在“我”与称之为“闰土哥”的“他”20多年后再次相见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lsquo;老爷rsquo;……”这个一系列的语言和神态变化的细节描写,是多么地出神入化啊!这种由欢喜到凄凉,由颤动到恭敬的颜面变化包括着多么丰富而复杂的潜台词啊。 幼年时无间的友谊,眼前自己可悲的处境,彼此间巨大的地位差距,都在这一瞬间的变化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闰土不仅自己称夕日的稚友为“老爷”,而且还要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 这段朴素无华和充满感情的描写,是多么细致、传神而又发人深省。“我”既未给少年时的朋友闰土论资排辈,摆老爷架子,也未按常规论主仆之礼,相反还友情如故地反对闰土这样做。可闰土不但坚持自己要这样做,并认为那时哥弟相称是因为自己是孩子,不懂事……所以他现在要儿子水生也跟着自己做。可见当时虽然已是辛亥革命以后了,但是封建制的等级观念仍然深深地在被压迫的农民头脑中扎下了根。而这种情况,只要是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是任何人以个人力量都改变不了的。 更震撼人心的是作品中关于闰土挑选家具时一个细节描写。闰土在挑选“我”搬不走的家具什物之时,除了“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杆抬秤和所有草灰外,还特地挑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这些细节表明闰土已经信奉神灵,希望由“神”来帮助自己改变命运。这就更加突出了闰土的悲剧性格。如果我们把它和前面细节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时的闰土,不仅承认严酷的封建等级制,遵从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而且已经虔诚地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鬼神来安排,这样他就被一步步逼进火坑,永无翻身的希望。 总之,鲁迅先生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不是通过长篇累牍的娓娓叙述或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相反,却是以精炼、准确、细致入微的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揭示问题发生的社会和思想根源。在《故乡》中,鲁迅先生只不过寥寥几笔勾勒了闰土20多年前与此20多年后的对比度极强的肖像和两个发人深省的细节,就把闰土苦难、悲惨的历史和复杂、空虚的内心世界,以及造成他这悲剧性格的社会、思想根源揭露无遗。真的,只要看到闰土那张痛苦的笑脸,我们仿佛就看到了旧中国农民的深重苦难,只要听到他呼叫“老爷”的声音,我们就会从心里感到震撼,是旧社会在“我”和闰土之间筑起了一道心墙,是旧社会把“少年英雄”变成了“一具木偶”。 这就是鲁迅先生《故乡》一文中令人心酸的闰土。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