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副舟骨临床误诊19例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足副舟骨临床误诊19例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足副舟骨临床误诊19例分析 涂少龙 徐火荣 邓颂波  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300) 【摘要】 目的 为提高临床骨科急诊关于足副舟骨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 方法 回顾2005-2011年已诊断足副舟骨骨折85例,后经临床体征及影像资料综合分析确认误诊19例,误诊率22.35%。 结果 将正常变异的足副舟骨认为足舟状骨骨折而误诊占19例。结论 正确认识胫外副舟状骨发生率,足副舟状骨与足舟骨骨折的区别,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及影像检查,减少误诊。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10-36-01 足副舟骨又称胫外侧骨,位于舟骨内后侧,是发生在足舟状骨骨折结节二次骨化中心的先天性变异,易引发足内侧疼痛,出现率4%-14%,而且多为双侧。临床诊断上常与舟骨骨折相似,本文就2005-2011年临床及影像诊断为舟骨骨折的误诊1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 本组均为2005-2011年本院急诊患者,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6岁,右侧10例,左侧9例.5例合并足蔗骨骨折,3例合并外踝骨折。临床表现:足内侧部突出,压痛,足内翻痛及足内收对抗阻力痛等表现。  1.2方法: 采用西门子DR系统投照双侧足正斜位,由两位主治医师以上行对比照片,最后得出诊断。 2 结果 X线表现足内侧舟骨部软组织隆起畸形6例,副舟骨密度不均匀增高4例,边缘骨质硬化增生3例,副舟骨与舟骨形成假关节足2例,关节面骨质不光滑2例,无症状足均表现为边缘光滑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2例。本组忽略足副舟骨出现率而导致误诊5例,将不符合常见骨折机制的负影当做骨折线导致误诊4例,将副舟骨当成舟骨撕裂性骨折导致误诊10例。 3讨论   足部副骨最为常见,其中尤以副舟骨出现率最高,文献统计[1]占4%~14%,国内有研究报迪为6.18%[2],青少年多见,根据副舟骨的形态、位置及与足舟骨有无软骨结合,将其分为3型 。I型,籽骨型,为圆形、卵圆形,与舟骨完全分离,不形成关节面,也有人将其归人籽骨中。Ⅱ型,圆帽型,为帽状形、心形,通过软骨结合(透明软骨和致密纤维软骨)与舟骨构成微动关节,形成关节面。Ⅲ 型,舟骨角型,副舟骨与舟骨体已融合,关节面已消失,融为一体呈鸟嘴状或称舟骨突。在临床工作中,为避免误诊,必须学会与舟骨骨折相鉴别,从解剖学得知,胫后肌一端附着于舟骨结节及第一、二、三楔状骨,当胫后肌强力收缩时,舟骨被向内侧牵拉,急性的牵拉损伤即可造成舟骨的撕脱骨折,影像学诊断上骨折块边缘锐利,有的不规则呈锯齿状,骨折处皮质中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撕脱骨折的骨片与舟骨母体之间的间隙大多为楔形的不对称改变,即外侧间隙较内侧增宽,另外由于舟骨离内踝很近,足部突然内翻时,不可造成舟骨损伤,甚至可将胫后肌腱挤伤,而正常变异的副舟骨则与舟骨母体的间隙匀称且可以看到完整的骨皮质包绕,这也是影像学诊断上最有鉴别意义的一点,少数舟骨骨折并无典型的形间隙表现,作者认为投照对侧足及短期复查有无骨痂形成将有助于鉴别。总之,全面了解副舟骨出现概率及形态,了解足部解剖,掌握骨折与正常变异的鉴别,并作深入细致的检查,必然会减少误诊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韩祖斌,李承球,孙贤敏。足部的粒籽骨与副骨。中???骨科杂志 1993,13,(2):143.   [2]马欣华,陈倚,王建国等足副骨的解剖变异的X线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9):814-816.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