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学科简报第六期
老师们:
本期我们上传磨课坊活动中的一个教学设计,请老师畅谈看完设计后您的想法,或者加入磨课坊活动跟踪评论磨课的进程。您的积极参与不仅是对我们活动的最大的支持,也是您认真、热情学习精神的体现。让我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木兰诗》教学设计
河北省沧州市第八中学 :李涛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力争熟读成诵。
2、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以“人物特征”作为叙事繁简处理的标准。
3、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一、激趣导入-----走近木兰(1分钟)
暑假期间,央视有一部热播剧,讲述了一位替父从军,家喻户晓的传奇式女英雄的故事,大家知道这个女英雄是谁吗?对,她就是花木兰。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传奇故事,领略木兰的风采。(板书课题《木兰诗》)
(设计意图: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先声夺人,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导入时我因时制宜结合暑期《花木兰》热播剧直接激趣引入课题《木兰诗》)
二、初读感知-----了解木兰
轻松听一听:(4分钟)
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离不开琅琅书声。“读”既是最根本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个学习板块中,老师以身示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诵读给学生带来的震撼以及营造出来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美的意境中。这就是以诵读来蕴情、造势、营造氛围,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此外,老师提出了听读要求,让学生圈点勾画生字词,为整体感知扫除障碍。)
2、大胆读一读:(6分钟)
谁能说一说老师在朗读时的语速、语气、语调分别是怎样的?
下面,请大家前后六人为一小组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推选一位你们组认为读得出色的同学,一会儿为大家做展示。
(在同学们自由朗读时,老师把同学们易读错的生字词展示在大屏幕上,集体纠错。)
来,现在我们请各小组各派一个代表,我们选四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其他代表和同学注意聆听,一会儿予以评价。我们请第一位同学来读1-3自然段,第二位选一位男同学来读第四自然段,第三位选一位女同学来读5、6自然段,最后一位同学读第7自然段。
(设计意图:老师在朗读要求中提到:正确、流畅地朗读,通过找学生单独读这个环节,可以检验学习目标是否真正地得以落实。结合段落内容以及诵读特点安排男女生换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此处分四个单元来读,有意识的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理清文章情节做铺垫。)
请同学们帮助他们点评一下。(10分钟)
(师生共同点评过程中,选取重点句段个别读,集体读,第四段反应木兰战场上英雄气概的再由一位男生来读或是请读过的男生再读一次,帮助再体会再提高,然后全体男同学齐读,并试背此段。五六段,由女生来读,女生齐读感悟,试背。)
三、细读品析----感受木兰
3、勇敢试一试:(10分钟)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首北朝民歌分成这几单元让大家来读?对,这是木兰从军前后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参军前的木兰。2.代父从军的木兰。3.回乡后的木兰。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小组互助学习中试着为木兰填写这个履历表:(此处设计易教出喜剧色彩)
姓名: 性别: 婚否: 籍贯: 民族:
家庭成员: 从军原因: 生活经历:
(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边整理。)
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乐府诗,其中有不少难懂的字、词、句。虽然不能像教文言文那样逐句翻译,但也应让学生了解大意,弄懂重要的字、词、句的含义,为后面的品读做铺垫。本环节可以让学生互问互答,也可以由学生问老师答,还可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采用不同的形式落实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翻译时可以借助课下注释,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刚刚大家对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情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是老师有一个疑问,需要大家帮助来解决,这文章最后一段似乎与前面没什么关系啊,删去好不好?请小组讨论一下,选出小组发言人。(3分钟)
(此处导入民歌特点,将文章结尾特点与开头写作特点点出,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体特点。注:古时候的民歌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常常要写一段表示赞美的话,叫赞词。它是民歌的特点之一。)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叙事诗,理清故事情节可以为下面的分析人物形象做铺垫。)
4、细细品一品:(10分钟)
这是诗中告诉我们的木兰所做的一些事。不过,这样的粗线条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心跟木兰贴近。这么一位广受爱戴的女英雄,她身上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二上第六单元复习.ppt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1(20张ppt).ppt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表(一)生字.doc
- 人文科学系第三次团员学生代表大会.doc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①教案_学案_27.ppt
- 人货电梯基础施工方案(兰溪二期设计审核改).doc
- 什么情况下可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docx
- 什么叫意象、意境.ppt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①教案_学案_23.ppt
- 什么是JPA.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