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动机压线片冲压模具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机压线片冲压模具设计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电动机压线片冲压模具设计 系 部 现代制造工程系 专 业 名 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模 具 1104 班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2010年10月16日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选题报告 姓名 性别 女 学号 系部 制造系 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论文(设计) 题目 电动机压线片冲压模具设计 课题来源 生产 课题类别 设计 选做本课题的原因及条件分析: 原因:压线片是电动机不可缺少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一般加工比较困难,采用冲压加工模具生产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操作简便、精度高。因此我想通过设计一套压线片模具来解决这些问题,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条件分析:运用在《机械制造基础》、《零件检测技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制造工艺》、《CAD/CAM》和《冲压模具设计》等书中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完成本次毕业设计。并且巩固已学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申请此课题,望指导老师及系领导批准。 内容和要求 内容:电动机压线片模具冲裁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工艺参数计算;模具各零 件设计;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要求:设计做到科学性、实用性,尺寸、公差、粗糙度标准合理,设计符合国家标准《GB∕2851—2875》规定;立论正确,分析清楚,论述充分,分析科学,文字通顺,专业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字数不少于6000字。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共8张。按时、按质、独立完成此次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系部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电动机压线片冲压模设计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电动机压线片设计的全过程。经过零件图的工艺分析;毛坯直径计算;排样方案选择;冲压工艺参数及冲压力的计算;刃口尺寸计算;模具总体方案的设计,得出该模具的设计工艺流程及模具的结构式。模具中所设计的零件图都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根据复合模的特点,对该模具结构进行全面设计,完成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压线片;复合膜;设计;弯曲;凸凹模 目 录 1 绪论 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1 零件的材料分析 2 2.2 弯曲工艺分析 3 2.3冲裁件的结构分析 3 3 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结构形式 4 3.1 模具类型的选择 4 3.2 定位方式的选择 4 3.3 卸料方式的选择 4 3.4 导向方式的选择 4 4 模具设计工艺计算 5 4.1 计算毛坯尺寸 5 4.2 排样、条料宽度及步距的确定 7 4.2.1 搭边值的确定 7 4.2.2 条料宽度的确定 8 4.2.3 导料板间距的确定 9 4.2.4 排样 9 4.2.5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0 5 冲裁力的计算 12 5.1 计算冲裁力的公式 12 5.2 总冲裁力、卸料力、推料力、顶件力、弯曲力和总冲压力 13 5.2.1 总冲裁力 13 5.2.2 卸料力FQ的计算 14 5.2.3 推料力FQ1的计算 14 5.2.5 弯曲力FC的计算 15 5.2.6 校正弯曲力的计算 16 5.2.7 模具总冲压力的计算 17 5.2.8 压力机的选择与校核 17 6 模具压力中心与计算 18 7 冲裁模间隙的确定 20 8 刃口尺寸的计算 21 8.1 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21 8.2 刃口尺寸的计算 22 8.3 计算凸、凹模刃口的尺寸 22 8.4 冲裁刃口高度 25 8.5 弯曲部分刃口尺寸的计算 25 8.5.1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 25 8.5.2 弯曲部分工作尺寸的计算 26 9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30 9.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30 9.1.1 凹模的设计 30 9.1.2 凸凹模的设计 32 9.1.3 外形凸模的设计 32 9.1.4 内孔凸模设计 32 9.1.5 弯曲凸模的设计 32 9.2 卸料部分的设计 33 9.2.1 卸料板的设计 33 9.2.2 弹顶装置的设计 33 9.3 定位零件的设计 34 9.4 模架及其它零件的设计 35 9.4.1 上下模座 35 9.4.2 模柄 35 9.4.3 模具的闭合高度 36 10 模具总体结构简述 37 结论 38 致谢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41 附录A 41 附录B 42 附录C 43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