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郭屯副井表土段设计
第一篇 郭屯煤矿的基本概况
1 矿区概况与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况
1.1.1 井田位置及交通
矿井地处郓城县境内,井田中部距郓城县城约10km,京九铁路从井田西部4km处通过。郓城至附近主要县市均有公路相通,滨州至郑州220国道经过郓城,日照至东明高速公路通过本矿井南部,济南至菏泽高速公路经过本区东部。区内现有公路可达菏泽、梁山、巨野、济宁等县市,乡、镇公路也十分发达。本区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
1.1.2 地形地貌
矿井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略呈西高东低之势,地面标高+41.60~+45.38m。自然地形坡度2‰。
1.1.3 水系
区内河流主要有郓鄄河、郓巨河、郓城新河等,多为人工挖掘,纵横交错。井田西北距黄河约31km。井田内主要河渠有宋金河、华营沟、吕月屯沟等。各河沟均通过其他河流与黄河苏阁引黄闸相通,旱时灌溉,雨季排涝。
1.1.4 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8℃,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1.8℃,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6.6℃,日最低温度-12.3℃,日最高温度35.7℃。年平均降雨量694.7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春季多南至东南风,秋冬季多北到东北风。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1.1.5 区域经济概况及建筑材料
井田位于鲁西南平原,土地肥沃,村庄稠密。本区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粮、油、肉、蛋、蔬菜等主副食品供应充足。区内工业欠发达。
1.1.6 巨野煤田开发情况
根据矿区总体规划,巨野煤田划分为7对矿井,到目前为止,梁宝寺矿井即将正式投产,龙固矿井、赵楼矿井、郓城矿井、彭庄矿井均已开工建设。
1.1.7 迁村和土地征用
根据矿井前期准备工作与当地政府的接触情况,地方政府非常支持本项目的建设,为此在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方面会积极配合。本井田范围内村庄稠密,共有行政村50个,约20719户。矿井生产过程中,应结合当地政府小城镇建设规划,对村庄搬迁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1.1.8 水源
据调查资料和现有供水水井取样化验证实,第四系、上第三系水可作为供水水源,但水质条件较差。区内河流多引自黄河水,经取样化验,可作为供水水源,同时建议进行水源勘探开发,作为矿井供水水源。
1.1.9 电源
本区现有菏泽、济宁两座发电厂。菏泽电厂装机容量850MW,济宁电厂装机容量300MW,两电厂以220KV网络与山东电网相联。《菏泽煤电项目》规划的电厂装机容量4×600MW,与郭屯矿井相邻而建。矿井附近电源点有110KV郓城中心变电所、220KV巨野三里庙变电所和220KV水浒变电所。
1.2 地质特征
1.2.1 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巨野向斜西翼,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二迭系煤田,煤系以中、下奥陶统为基底,沉积了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其上被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所覆盖。井田内新生界厚度一般为530~650m,平均590m。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其中山西组所含3煤层是本矿井主要可采煤层。见地层综合柱状图1-2-1
1、地 层
第四系(Q):厚100.70~156.40m,平均133.27m。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由黄褐色、棕黄色粘土、砂质粘土夹粉细砂及中砂薄层,松散且透水性好,是第四系的主要含水层。下段主要为灰绿、棕黄、浅紫红色砂质粘土、粘土,夹粘土质砂等,底部为一层粘土层,隔水性良好,属河湖相沉积,不整合于上第三系之上。
上第三系(N):厚227.80~542.75m,平均443.74m。按岩性和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厚91.80~385.20m,平均285.97m。下段:厚85.80~229.50m,平均157.77m。
二迭系(P):上统上石盒子组,最大残厚445.50m,主要由杂色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砂岩组成。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下统包括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两者连续沉积,分界砂岩不稳定,其界面不易划分。
石炭系(C):上统太原组厚158.31~185.66m,平均171.09m。由灰至灰黑色泥岩、粉砂岩、薄层灰岩及煤层组成,底部有杂色含鲕粒泥岩,局部地段有岩浆岩侵入。与本溪组连续沉积。中统本溪组厚5.20~16.22m,平均10.52m。
奥陶系中、下统(O1-2):井田内共有9个钻孔揭露,揭露厚度2.97~54.98m。主要为灰至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多层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薄层泥岩。岩溶裂隙发育,为煤系下伏地层主要充水含水层。
2、地质构造
巨野煤田位于鲁西南断块坳馅的西北部,鲁西南地区的基本构造特征明显表现为断块型,无论褶曲、断层均与大地构造位置、区域构造单元的相互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献产后出血护理论文与产后出血的护理论文:产后失血性休克继发急性肺.doc VIP
- 200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件现场设置情况、控制类设备联动编程、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单元编码设置记录.docx VIP
- 致动C+无线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西安宇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力评级分析报告(2023版).pdf
- 2.3 黑龙江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doc VIP
- 质量保证记录控制程序.doc VIP
- DPD原理及实现全解.ppt
- 不符合情况纠正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