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心理学PPT.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心理学PPT

第七节 智能障碍 痴呆:慢性脑器质病变所造成的智能损害。临床表现有: 1、记忆和定向障碍 2、思维和判断障碍 3、性格改变 第八节 人格障碍 一、爆发性人格:亦称类癫痫性人格,其特点为对事物往往作出爆发性反应,稍不如愿就火冒三丈,易产生冲动。这种人经常变换职业或者酗酒。 二、强迫性人格:亦称执拗性人格,特点是刻板固执,做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会随机应变。常表现犹豫,不善决断。容易产生强迫及焦虑抑郁反应。 【人格障碍】 三、癔病性人格:亦称戏剧性人格,特点是自负和自我为中心,情绪波动,易变化,感情用事,易受暗示,富于幻想,爱好夸张,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四、偏执性人格:特点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习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对批评敏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自尊心,看问题主观片面,易产生偏执观念。 病理(变态)心理学 林榕发 一、病理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活动的“变态”和“常态”是相对的。 病理心理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病理心理学是研究病理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产生病理心理的原因 【生物医学的观点】 产生病理心理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学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化、素质、脑与机体损伤等等。 1、遗传:特别是内因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郁性精神病等等。 2、生化改变: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与精神程度有关,CPK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 神经介质对心理影响已被肯定:胆硷类的乙酰胆硷(ACH);单胺类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 氨基酸中的r-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等物质代谢异常,均可诱发心理改变。 3、素质: 如体型、气质、内分泌及其他生理功能等等。 体型可分为: 矮胖型:躁郁症患者多见; 瘦长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见; 力士型:癫痫患者多见。 【社会-文化因素】 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阶级、经济、宗教、民族、伦理、婚姻各种关系。 个体在所有社会-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刺激,其强度和速度使人无法承受,就会出现个体与社会-文化关系失调,引发心理变态。 【以变态心理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分类】 1、重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等等。 2、轻性精神病:以神经症为代表:癔症、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怖症等等。 3、器质性精神病:有各类脑器质性精神病、各类躯体疾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各种中毒性精神障碍等等。 4、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问题儿童、多动症、孤独症、儿童精神病、儿童神经症等等 5、变态人格:癔病型人格、分裂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 6、性变态:异装癖、恋物癖、露阴癖、窥阴癖等等。 第一节 错觉与幻觉 一、错觉 (illusion)是由于感受客体刺激时与心理印象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歪曲知觉。 错觉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产生: 1、感知清晰度降低。 2、视觉或听觉功能减弱。 3、处于某种强烈的情绪之下。 4、通过想象和暗示的作用。 5、意识模糊时常常出现大量的错觉。 2、幻觉 (hallucination) 所谓幻觉是没有相应客观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幻觉病人的感受是生动逼真的,其轮廓清晰、色彩鲜明,投射于客观空间,引起相应的情感反应,从而影响病人的行为。因此,企图说服病人不信幻觉是没有用的。 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有知觉实体性 无知觉实体性 存在于客观空间 存在于主观空间 由外部感观 由“内部感观”感受 病人经常有生动 病人大多数意识到 逼真正的行为反应 的是主观东西 知觉过程障碍 表象过程障碍 幻觉的产生: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切使内外感觉分析器官负担过重,引起分析器官增强定向活动的条件,均能促使幻觉产生。 主要原因: 1、感觉剥夺(自闭症) 2、弱视和重听 第二节 情绪病理 一、常见的异常情绪: 1、焦虑(anxiety)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害或者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引起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1、年龄 2、素质 3、环境应激 4、健康状况 【情绪病理】 2、抑郁(depression) 主要表现: (1)心境悲观,自身感觉很快;(2)食欲很差;(3)失眠;(4)动力不足,缺乏活力;(5)兴趣丧失;(6)自责自罪,消极想死;(7)体重下降;(8)性欲降低,阳萎。 【情绪病理】 二、情感障碍与其他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