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研究.pdfVIP

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研究

第38 卷 第1 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Vol. 38 No. 1 2018 年 1 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Jan. 2018 Doi:10.14067/ki.1673-923x.2018.01.015 http: // 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研究 1 2 1 2 1 1 1 1 邱书志 ,薄乖民 ,丁 骞 ,王 伟 ,汪淑筠 ,王少明 ,闫毓斌 ,赵亮生 (1.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甘肃 兰州730050 ;2. 国家林业局 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陕西 西安710048 ) 摘 要: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2010 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为基础更新至 2015 年的资源 数据,采用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按照《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评估》,参考白龙江森林 生态站的观测数据,评估了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与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森林植被生物量 2 2 总量为 10 939.65 万 t ,总碳储量为 5 528.47 万 t ,单位面积生物量为 143.32 t/hm ,碳密度为 72.43 t/hm ,碳交 易的潜在价值为 324 336.91 万美元(JI )或490 559.61 万美元(CDM );(2 )不同林分类型生物量总量、碳储 量总量排序一致,排序为冷杉林>云杉林>针阔混交林>油松林>桦木林>针叶混交林>其他灌木林>阔叶混 交林>铁杉柏木林>国家特灌林>华山松林>落叶松林>栎类林>硬阔类林>杨类林>软阔类林>疏林>经济 林;(3 )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排序一致,排序为软阔类>油松林>冷杉林>硬阔类林>针叶 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铁杉柏木林>针阔混交林>云杉林>落叶松林>桦木林>栎类林>杨类林>华山松林> 经济林>疏林、国特灌木林、其它灌木林。 关键词:森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碳汇功能;白龙江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3X(2018)01-0088-06 Study of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reserve and carbon sink function of Bailongjiang forest district 1 2 1 2 1 1 1 1 QIU Shuzhi , BO Guaimin , DING Qian , WANG Wei , WANG Shujun , WANG Shaoming , YAN Yubin , ZHAO Liangsheng (1. Bailongjiang Forestry Management Bureau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50, Gansu, China; 2. Northwes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