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不到博士學位研究方法論 課堂報告.ppt

如何拿不到博士學位研究方法論 課堂報告.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拿不到博士學位研究方法論 課堂報告

研究方法論 如何拿不到博士學位 研究方法論 課堂報告 報告人: 8932002 黃 山 2004.03.04 報告原文 Philip, E. M. Pugh, D. S. 著 戴靖惠譯 書名:如何拿博士學位 2002 章節:CH4 如何拿不到博士學位 前言 本文主要探討無法取得博士學位的原因 大部份案例來自商學領域的博士研究生,但根據我們的經驗,也能應用於各領域 本文中列出七種拿不到博士學位的原因 反省自己是否陷於其中一種,避免重蹈覆轍 終結博士之路的七件事 不想拿博士學位 高估了博士研究的要求 低估了博士研究的要求 指導教授不知道博士研究的要求 和指導教授失去聯絡 沒有提出論點 在完成論文之前從事新工作 不想拿博士學位 攻讀博士是某一種研究活動的型式 攻讀博士需要專心一致,敞開心胸接受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並且有毅力的做下去 除了內在滿足感外尚須外在滿足感的支持 內在滿足感: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享受與有志一同者討論的樂趣 外在滿足感:對整個博士歷程的承諾感、這樣的過程對未來的人生規劃有所助益 高估了博士研究的要求 對知識有原創性?何謂原創性? 攻讀博士最重要的是研究技能的訓練 原創性的貢獻不見得是突破性的發現 一般的博士研究其實只需要從事正規科學的研究就可以了 正規科學的研究:一般理論的變遷,對既有的理論從事更深入、更精闢的了解,以解開一些尚未被完全了解、充分解釋的問題 對於典範的變遷,則屬於博士後研究的範圍 例子:愛因斯坦、馬克斯的博士論文 低估了博士研究的要求 『研究』的定義? 『市場研究』與『電視節目研究』與學術上的『研究』定義上有所不同 學術上的『研究』:分析隱藏在現象或事實背後的解釋 不能僅提出一些不夠嚴謹或缺乏專業水準的問題及答案 指導教授不知道博士研究的要求 不良的指導方式嘗試導致學生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 偏重實務,不了解學術上的要求 高估學生的程度 和指導教授失去聯絡 在博士歷程中,需要指導教授持續性的投入,才能讓學生習得研究技能,並且應用於研究主題中 且失敗對學生與老師所造成的影響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學生更應時常和老師保持聯絡 指導教授的知識與技能對學生是否能完成博士學位,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沒有提出論點 Thesis 為了獲得博士學位而撰寫的研究計畫報告 另一涵義為『論點』 源於希臘文,原意為『位置』 博士論文必須提出某個主張,意味著必須有『情節式』的架構,以貫穿、推衍你的論點或解釋 必須『切題』,組織資料使內容充實、著重在論點上加強說服力,並有『串聯』性 主張的論點可能包含幾個假設,每一個假設都需要經過檢測方可證明成立與否 在完成論文之前從事新工作 很多學生都嚴重低估了這個時期所需要的時間和精神 寫論文是整個過程中最需要集中精神的一段時間 情緒方面:想逃離的矛盾心理 智力方面:論點、說明或表達方式,還有許多待修改 行動要領 檢視自己的處境,看看使否潛藏這些危機,並且下定決心不要落入這些陷阱 當各種誘惑使你對研究工作的信念開始動搖時,要適當地再度建構自己的決心 總結 對於博士學位的期望 對於博士研究的了解 與指導教授的相處 論文的內容及修飾 問題討論(1/4) 論文的格式規定嚴謹,但是否反而因此枯燥無味,有沒有進行某些變化的可能? 學術論文有其必要的格式,也許不容輕易變動 但在撰寫論文時的用字遣詞,如連接詞或敘述、舉例等可以更加活潑、靈活 進行簡報的圖片文字也可以加以修飾、美化 問題討論(2/4) 真正學術上的貢獻是不是必須一定要用論文形式表達? 部分教科書的貢獻甚至比論文還大 思考一下,如果將最暢銷的十本書或評價最高的十篇學術論文拿掉,何者的影響較大? 回到第一個問題,你是否真的想拿博士學位? 問題討論(3/4) 如果無法拿到博士學位不是因為己身的原因,而是因為指導教授能力不足或溝通不良,該如何解決? 此類原因常是因為彼此了解不夠深所致,建議要選擇指導教授時,可以多面談幾位教授再下決定 如果不幸發生此類情況,還是應該與指導教授重新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讓他知道你的需求 如果溝通無效,只好請所長或院長調解,不過這是最後考慮的方案 問題討論(4/4) 部分指導教授可能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因素,像是想留你當助手幫助他做研究等原因(其實你已經具備獲得博士學位的資格或能力時),而不讓你畢業,此時該如何解決? 嘗試與指導教授溝通 但換一個方面想,繼續留下來是不是對自己比較好? 如果指導老師有很好的設備及實驗室,留下來會不會是比離開更好的決定? 通盤考慮各種情況的優缺點後,再釐清是否要離開或繼續留下來 報告完畢 請多指教 * * * * *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