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JXXX系统分站
Q
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XX-01.1-2006
KJXXX 煤矿人员考勤管理系统
第1部分:KJXXX-F 本安型
考勤管理分站
2006-3-1发布 2006-4-15实施
XXX有限公司 发 布
Q/XXX-01.1-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结构及表述是按GB/T 1.1—2000编写的。技术内容是参照GB3836.1,GB 3836.4,MT209,MT210等有关煤炭行业标准编写的。
包括以下部分:
Q/XXX-01-2006 KJXXX煤矿人员考勤管理系统
Q/XXX-01.1-2006 KJXXX煤矿人员考勤管理系统 第1部分:KJXXX-F本安型考勤管理分站
Q/XXX-01.2-2006 KJXXX煤矿人员考勤管理系统 第2部分:KJXXX-B本安型识别卡
Q/XXX-01.3-2006 KJXXX煤矿人员考勤管理系统 第3部分:KJXXX-J传输接口
本标准由XXX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XXX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由XXX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XXX,XXX。
Q/XXX-01.1-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KJXXX-F本安型考勤管理分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KJXXX-F本安型考勤管理分站(以下简称“分站” )。分站为矿用本质安全型产品,适用于煤矿井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转化成为本标准条款的,不设引用。凡是本标准引用的条款,注明规范性文件的代号、年代号和名称。凡是注明年代号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本标准。但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经协议研究是否可以采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3836.1-2000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GB 3836.4-2000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i”GB 4208 —93 外壳防护等级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T 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286-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3产品分类
3.1防爆形式
矿用本质安全型
防爆标志为 ExibI
3.2产品型号mW
Q/XXX-01.1-2006
3.4外形尺寸及重量
3.4.1外形尺寸:210×99×250mm
3.4.2重量: 2.5kg
3.5配用设备
3.5.1 KJXXX-B型本安型识别卡
防爆类型:矿用本安型
防爆标志:ExibI
防爆合格证证号:
安全标志编号:
生产厂家:XXX有限公司。
3.5.2 KJXXX-J型传输接口
防爆类型:一般兼矿用本安型
防爆标志:ExibI
防爆合格证证号:
安全标志编号:
生产厂家:XXX有限公司。
3.6 关联设备
KDW29基地电源
防爆类型:隔爆兼本安
防爆标志:Exd[ib]I
防爆合格证证号:
安全标志编号:
生产厂家:石家庄天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2 环境条件应能在表规定的相应条件下正常工作。℃—+40 ℃ 湿 度相对湿度95%(+25℃) 大气压力 80kPa—110 kPa 4.2.1.2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4.2.1.3 可在含有甲烷和煤尘爆炸环境的煤矿中使用,但不得在含有腐蚀气体的场合中使用。
4.2.1.4 .不得在强电磁场或对分站天线电磁屏蔽的环境中使用。
Q/XXX-01.1-2006
4.2.2贮运环境:
温 度:-40℃~+60℃
平均相对湿度90% (+25℃)
机械环境:振动加速度50m/s2,冲击加速度500m/s2
4.3 电气性能.3.1 供电电电压.3.2 工作电压:12V
工作电流:≤150 mA
4.3.3无线通讯
分站与识别卡之间的通讯
调制方式:FM
传输方式:单向接收;
工作频率 2.4GHz;
接收灵敏度:-70dBm;
识别距离:≥15m
同时识别能力:≥3个卡。
4.3.4通讯输出信号
分站与传输接口之间的通讯
信号极性:单极性
传输信号: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程序Chapter7练习.doc
- C语言程序设计-第1-4章习题解答.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10章-02.ppt
- c语言数据结构双链表源代码.doc
- C语言程序设计-第11章.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9章习题解答.ppt
- C语言程序设计-第8章.ppt
-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源程序及习题答案习题十 答案.doc
- C语言课程设计 简易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源码.doc
-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医院专家门诊挂号系统.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