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托网络优势增强城郊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谈依托网络优势增强城郊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关心关注中小学德育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传统,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把德育提到与智育、美育等相提并论的地位,并提出了“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但是,一直以来,德育的效果却没有达到教育的目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存在。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许多的,比如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多为灌输式,家长教育思想中多重视分数而轻视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可以说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徘徊不前的?还是抓住时代的制高点深入前进的?
本人认为探索小学德育有效性十分迫切,在当今网络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增强小学德育有效性尤为重要,并且这样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可行的。首先,教育技术随着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不断进步,特别是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各项硬件和软件日益成熟,为教育技术信息化提供了条件,也为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条件。目前,在各地各校所拥有的电脑数量已逐渐上升,在我们衢江区学校(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均能达每15名学生一台电脑的配比。各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学校统一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办公一般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在衢江区樟潭小学可以通过公文交换系统与上级处理工作,通过家校互联系统与家长、社会联系,通过校园网络处理学校内部各项工作,通过多媒体系统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信息技术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接受的信息从原来的单一性、单向性,变为现在的多样、互动性。教育技术信息化影响着学校,影响着教师,影响着教学,更影响着学生。教育技术信息化的优势,是越来越明显。其次,从我们学校的实际出发去认识。我们学校地处城郊,距离衢州市区10千米,处于衢江区正在兴建的新城区内,学校的生源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樟潭街道区内本地学生,大约占了65%;二是在沈家经济开发区地内工作的各类外人员的子女,大约占了不起30%;三其它借读于本校的学生,约占了5%。这里的学生是比较复杂一些,他们中具有城市孩子特点,又农村孩子的气息,还有一些外来的民工的性格。若以说的话为例,城郊小学有时可以说是“联合国”-----多语言议事厅。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他们所表现的不仅是衣着、外表、谈吐、学习等的不同,更深层的应该是他们的思想、习惯等内在上的差异。教育这样的一批学生,教师相对以前来讲是任务加重了、困难增加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衢江区沈家经济开发区内这里的通信网络比较发达,其中表明学生家中的通信手段:家中有电话的占了80%,有手机的则是100%,家中有电脑的有30%。通信网络的发达,为我们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提供了条件。
基于目前德育教育的现状,我们深深感到增强德育有效性的迫切性,在当前我们借助相对发达的网络,开展增强德育有效性的研究。我们认为可以构建五大平台,共同推进德育有效性。
1、构建家校互联平台
有一句俗话说:学校五天的教育抵不2天的家庭生活。这一句话也反映了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德育教育存在着失效性,存在着短暂性。从中分析可以发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做到合力效应,甚至某些是分力的。在研究中,我们努力突破此类瓶颈,构建了“家校互联”平台。
▲ 家长会。每一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一至二次的家长会,让教师与家长有一个近距离的沟通,相互分析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互相帮助。通过家长会,我们不仅要分析找出孩子学习成绩上存在的问题,更要分析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找出解决的好办法,共同促进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 家长学校。日前家长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城郊学校,家长的教育水平相差更为严重,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由学校出面组织了家长学校。每一年家长学校都要针对某一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例如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专门召开一次家长会,邀请了中国关工委的陈虹老师作了《帮孩子成为学习赢家》的主题报告,通过学习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为孩子成长投入心力和精力是父母的神圣职责。提高了家、校在教育上的共同认识,促进了对孩子的教育。
▲ 校训通。“校训通”是一款利用互联网与手机的关联,进行家校互联的软件。目前,被广大学校所普遍使用,利用它可以及时地把学校教育的有关问题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利于及时沟通。开学,学校推荐家长使用校训通,然后,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校训能的使用培训。学校提倡广大教师使用校训通,特别针对德育工作者(如班主任)制定了使用考核办法。学校规定广大教师每周必须利用校训通向家长发送短消息2次以上,同时要求每周有一次针对学生个体的德育方面交流。
▲ QQ、Email、msn、博客、网站留言等网络交流工具。网络交流具有不分时空,有利于沟通等,受到大家的喜爱。现在有一个QQ、Email、msn、博客已不是时髦,而是交流的方式。目前有一部份年青的家长也会用QQ、Email、博客等与人在网络上交流,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新型沟通方式。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主题班会的培训.doc
- 主题班会的内容.doc
- 主题班会的格式.doc
- 主题班会红领巾.doc
- 主题班会音乐.doc
- 主题班会:操行分.doc
- 义工社会实践报告.doc
- 义教实践报告.doc
- 乔迁之喜贺词范例.doc
- 乘务员先进事迹材料.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