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刀联合中医砭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针刀联合中医砭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1、湖北十堰丹江口中医院针灸1科;2、湖北十堰丹江口中医院风湿病科)
【中图分类号】 R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例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疼痛和颈椎功能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疼痛有显著改善;颈椎功能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刀联合中医砭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中医砭石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仅次于颈型。主要由颈椎体侧方骨质增生,尤其钩椎关节伸入椎间孔内,产生颈神经根受累症状,以颈肩并上肢麻痛,颈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1]。近2年来,笔者采用针刀联合中医砭石治疗该病,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为2012年8月至今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男性18人,女性23人,年龄42-69岁,平均53.37plusmn;7.11岁,病程3-24周,平均6.30plusmn;2.04周。对照组,男性13人,女性18人,年龄39-57岁,平均51.25plusmn;5.08岁,病程2-18周,平均6.82plusmn;1.94周。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和《康复医学》[3]:①中老年患者,有颈部长期劳损或急性损伤病史,呈慢性发病;②颈肩僵痛,上肢麻木、疼痛呈神经根型分布;③颈部肌肉紧张,活动障碍,触摸可有条索状硬结,椎旁及肩胛内上角压痛明显,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手握力下降,部分病人可见肌萎缩等;④压头试验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⑤X线等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相符,可见颈椎生理前凸改变,椎体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等病理改变。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者;②签订知情同意书并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③此次发病未行其它相关治疗。
1.4排除标准
①属于颈椎病其他类型,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②椎体骨关节病变及椎管内的肿瘤;③颈椎外病变,包括胸廓出口综合症、肘管综合症、肩周炎等;④伴有严重的心、脑、肾等内脏疾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⑤未能坚持治疗,中途停用或加用其他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1)小针刀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分两次进行,首次行小针刀松解15刀,患者俯卧垫高胸部,下颌部和床头边缘齐平内收,双手后置舒适体位后,行常规备皮和消毒。棘突5个点,C3、C4、C5、C6、C7棘突顶点,按照针刀四步规程进刀[4],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棘突顶点进刀时,刀体向头侧倾斜45deg;,与棘突呈60deg;角,针刀直达棘突顶点骨面,纵疏横剥2-3刀,范围不超过0.5㎝,然后退针刀于棘突顶点的上缘,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颈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调转刀口线90deg;,沿棘突上缘向内切2刀,范围不超过0.5㎝,以切开棘间韧带;C3、C4、C5、C6棘突顶点左右旁开1.5cm左右关节囊共8个点,松解时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到达双侧关节囊骨面后,沿关节囊骨面的走向松解2-3刀;双侧肩胛角肩胛提肌的2个止点,定点在肩胛骨内上角的边缘,刀口线方向与肩胛提肌肌纤维方向平行,针体垂直于背部皮肤进入,达肩胛骨上角骨面,调转刀口90deg;在骨面上铲剥2-3刀,范围不超过0.5㎝。
5-7日后,视病情行第二次针刀治疗12个点,选择C4、C5、C6棘突顶点上缘后正中线左右旁开2.0cm处,C4、C5、C6左右横突后结节6个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经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层直达横突骨面,然后向外横向铲剥有落空感时,即到横突后结节,反复铲剥两次;取双侧大、小圆肌肌腹2个点,刀口线与小圆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方向垂直,按四部进刀规程,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达小圆肌腹部,纵疏横剥2-3刀,范围不超过1.0cm;取双侧大、小菱形肌止点共4个部位,刀口线与大、小菱形肌肌腹方向平行取2个止点,直达肩胛内侧骨面,沿肩胛骨内侧缘,在止点骨面上调转刀口90度,向内铲剥2-3刀,范围不超过0.5cm。
每次针刀治疗之后,配合手法整复一次。患者俯卧,下颌与床头边缘平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ppt.pptx
-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pdf VIP
- 《论语》十二章+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霍兰德测试60题打印版.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PPT(优质ppt).pptx VIP
- 烹饪原料加工技术:干货原料涨发工艺.ppt VIP
- 人教PEP版五升六英语专项自测-阅读理解(有答案).docx VIP
- 竞聘介绍主题PPT模板.pptx VIP
- 《我与地坛》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docx VIP
- 售后服务中心员工奖惩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