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流相关资料搜集与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石流相关资料搜集与分析

第二章 相關資料蒐集與分析土石流原理介紹土石流歷史土石流整治措施土石流特定區劃定土石流潛勢溪流調查重點工作 2.1 土石流原理介紹 土石流係指鬆散的土石、泥砂或碎屑物被水浸潤後所形成的混合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坡面快速流動的現象,一般都發生於山嶺間的溪谷。而在土石流的運動過程中,隨坡度的變化,可分為發生區、流動區及堆積區,其示意圖如圖2-1所示。 圖2-1 土石流示意圖 資料來源: .tw/learn/esf/magazine/980602.htm 2.2 台灣土石流歷史 台灣土石流造成重大災害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59年在台灣中南部發生的八七水災一直到,土石流的研究方才受到重視。 2.2.1 一般統計資料 台灣過去二十年來重大崩山災害,其結果如圖2-2所示。 圖2-2 土石流及坡地災害造成之損失紀錄 (資料來源:/nfa_web/show/show.aspx?pid=510) 2.2.2 近年重大土石流案例 桃芝颱風 (90.7.30) 七二水災(93.7.1) 艾莉颱風 (93.8.22) 2-3、表2-1所示。 圖2-3 人員傷亡數據圖 表2-1 死亡 失蹤 受傷 賀伯颱風 51 22 463 桃芝颱風 57 72 189 敏督利颱風 29 12 16 艾利颱風 15 14 399 2. 土石流整治措施 土石流的整治措施又可分為工程措施跟非工程措施,所謂的工程措施所涵蓋的範圍包含大壩工程、土石流防治工法等等,需要實際去執行或建設的動作。而非工程措施所指的是資訊系統、預警系統等方面,其所要做的就是接收資訊並回報或是蒐集相關資訊作為紀錄。 2..1 工程措施 土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是以土石流防治工法為主。 以下是土石流的治理工法與各階段治理方法之介紹: 治理工法 治理工法可下:(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 170 條) 圖2-4土石流防治工法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tw/csitshow/practice/techser/docum_8.pdf) 各階段治理方法 從上游至中游可分為三個河段,上游發生段的源頭治理、中游輸送段治理、下游沉積段治理,其治理原則如圖2-5所示: 圖2-5 土石流各階段治理方法 (圖片來源:防災業務館) 2..2 非工程措施 在土石流的危險地區中,非工程設施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現況,可大略分成以下幾個系統:土石流預警與監測系統 土石流地理資訊系統 土石流通報系統 2. 土石流特定區劃定 所謂的土石流特定區劃定,是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配合災害防救法實施所執行之土石流潛勢溪流調查重點工作 圖2-6 土石流潛勢溪圖 2..1 數值模擬工具 FLO-2D 程式(土石流堆積範圍及堆積深度模擬) 圖2-7 FLO-2D 程式圖 (圖片來源:http://2007.tw/cdrom/Poster(PDF)/HZ-P-13.pdf) 池谷浩經驗關係式(土石流堆積範圍及堆積深度模擬) Log L=0.42log(VS tan)+0.935 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模式 2.4.2 土石流潛勢溪流判釋與相關研究計畫 航遙測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土石流判釋及監測上之應用 土石流潛感分析-以石門水庫集水區為例 外部性理論於「土石流特定水土保持區」劃定之應用 2. 防救災計畫 台灣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因素,每年常遭天然災害的侵襲,包括颱風、地震及坡地災害等,常常造成民眾重大之損失。因此,當天然災害發生時,災前的準備、災中的應變及災後復建工作應如何運作,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2..1 災前準備 災前整備部分,包括下列幾點: 加強土石流災害通報系統及應變體系之運作 建立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崩塌地調查資料庫 防災構造物全面總調查 資訊整合 2..2 災中應變 災中應變可分為監控各地土石流警戒狀況、成立土石流災害應變小組、發布土石流警戒等幾個重要的項目。 2..3 災後復原 而其主要工作可分為成以下幾項: 災後重建 災後災民心靈重建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