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谁动了他们的奶酪? 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韩寒等50位作家以版权所有人身份联名发表公开信,抗议百度文库向网民提供免费文档作品的下载行为。一场被简化为出版业与互联网业就“侵权与分享”之间的过招开始。 3月16日,百度回应“从文库诞生日起就郑重承诺,如果作家及版权方发现文库用户在上传内容有侵权问题,只要通过文库投诉中心反馈情况,百度会在48小时以内迅速核实并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 3月17日,双方约定在清明前展开谈判。 3月24日,《出版业、作家群体与百度谈判破裂声明》称未看到百度高层对本次谈判及解决问题的诚意。 3月26日,韩寒发表博客《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您现在是中国排名第一的企业家,作为企业家的表率,您必须对百度文库给出版行业带来的伤害有所表态。”同日,百度发表“三点声明”,承诺3日内删除侵权文档、对伤害作家感情表示歉意。但有作家回应“伤的不是感情,是利益。” 3月28日,百度CEO李彦宏首度就风波表态:“我在公司内部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 百度希望与版权方、作家达成一个适合的解决方案,尝试与版权方进一步分享收益。 3月30日,百度文库删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盗版作品,推出“版权合作平台”,其中,版权合作平台包括版权方的具体合作形式,以及对版权合作方的宣传支持等几大板块内容。 韩寒说,百度文库完全可以成为造福作家的基地,而不是埋葬作家的墓地。 战火暂停,硝烟未散。 结论 表面:知识产权纠纷 实质:利益分配失衡 出版社、作家群体的本质诉求还是改变百度文库的运营模式,其并不抵制数字出版,而是要求获利。 原因分析:让用户继续养成“数字阅读是免费的”这种习惯和思维模式对作家、出版社而言将是灭顶之灾。 1、具有数字技术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 2、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 3、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广义的数字出版包括数字期刊、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音乐、网络游戏等。) 产业链比较 纸质出版产业链——纸质图书产业链分为“作者-出版社-印刷-批发-零售-读者”,盈利模式以内容收费为主。 数字出版产业链相关厂商情况 不同潜在平台优劣势对比 数字出版驱动因素明显 ? 数字技术驱动。从古代的甲骨文到竹简记事,再到纸质图书,技术进步在不断推动阅读介质形态的变化,电子阅读器的出现也不例外。在数字/互联网时代,文字出版和传输更为便利,接收终端的价格也越来越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演进的趋势不可逆转。 ? 阅读习惯变化。随着互联网/手机渗透率的提升和国内3G启动,阅读习惯有望发生实质变化,网络一代(40%总人口)成为数字阅读体验的主流人群。调研显示,传统出版物阅读人数每年以12%的速度下降,而数字出版物的阅读人数却以30%的速度在增长。 ? 文化消费上升。消费升级是大趋势,推动居民消费支出重心从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逐步向文化娱乐和通信沟通等文化消费过渡,其中阅读消费体验的升级是重要组成部分。 ? 国家政策鼓励。近年来,国家各项重大政策均对数字出版有所涉及,如十二五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2008年7月,在国务院对于新闻出版总署的新三定方案中,特别新设了科技与数字出版司。 ? 众多厂商伺机进入。从内容提供商(传统出版社/新华书店等)、第三方发行平台、运营商到终端硬件厂商,均纷纷开始布局数字出版领域,如新华传媒/盛大文学/中国移动/汉王科技等。 存在问题 1.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具备经济规模的商业模式 2.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3.数字内容资源编校水平有待提高 4.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仍然脱节 5. 版权问题依然面临挑战 6. 体制机制改革仍需继续推进 警惕:1、电子阅读器技术商、生产商或者数字出版平台开始进入内容生产领域,传统出版社被抛弃; 2、类似百度等搜索引擎将数字出版向免费引导,毁掉的是出版社的根基,从而冲击掉整个出版行业。类似于音像出版公司被网络冲击得一败涂地是传统出版社前车之鉴。 探讨一:传统出版社涉足数字领域为什么赚不到钱? 传统出版业主要从事的是内容生产,编稿、审稿、校稿成为习惯性工作,而对于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与积累非常少。与电子书企业合作,核心是卖设备,而不是内容,一台电子书设备价格2000-4000,打包十万本书,内容实际上相当于附送。这也是越来越多传统出版社成为电子书企业附庸甚至被其抛弃(自己来生产内容)的原因。 现阶段的状况是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的地位凸显,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脱节。缺乏对终端用户需求的把握。 探讨二:未来的数字出版集团雏形 短期:目前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