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ISO 148-1-2009精选.docx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文版 ISO 148-1-2009精选

ISO 148-1-200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在夏比冲击试验中吸收能量的方法(V型和U型缺口试样)。本标准不包括仪器化冲击试验方法,这部分内容在ISO 14556中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 148-2:2008,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2部分:试验机检验ISO 286-1,公差和配合的ISO系统,第1部分:公差的基础、偏差和配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能量3.1.1初始势能(势能)Kp冲击试验中,摆锤势能释放前的势能与冲击试验时其势能的差值,为试验机直接测定的值。3.1.2吸收能量 K对摩擦校正后,摆锤冲击试验仪破坏试样所需要的能量。注:用字母V和U表示缺口几何形状,即KV或KU。用下标数字2或8表示摆锤刀刃半径,例如KV2。3.2试样根据试样在试验机支座上的试验位置,使用下列的术语(见图1):3.2.1高度h开缺口面与其相对面之间的距离。3.2.2宽度w与缺口轴线平行且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尺寸。3.2.3 长度l与缺口方向垂直的最大尺寸。4 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使用的符号见表1和表2及图2。表1 符号、名称及单位5 原理将规定几何形状的缺口试样置于试验机两支座之间,缺口背向打击面放置,使用第6、7和8章的条件,用摆锤一次打断试样,测定试样的吸收能量。由于大多数材料冲击值随温度变化,因此试验应在规定温度下进行。当不在室温下试验时,试样必须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或冷却,以保持规定的温度。6试样6.1 一般要求标准尺寸冲击试样长度为55 mm,横截面为10 mm×10 mm方形截面。在试样长度中间有V型或U型缺口,分别见6.2.1和6.2.2规定。如试料不够制备标准尺寸试样,可使用宽度7.5 mm、5 mm或2.5 mm的小尺寸试样(见图2和表2)。注:对于低能量的冲击试验,因为摆锤要吸收额外能量,因此垫片的使用非常重要。对于高能量的冲击试验并不十分重要。应在支座上放置适当厚度的垫片,以使试样打击中心的高度为5 mm(相当于宽度10 mm标准试样打击中心的高度)。试样表而粗糙度Ra应优于5μm,端部除外。对于需热处理的试验材料,应在最后精加工前进行热处理,除非已知两者顺序改变不导致性能的差别。6.2缺口几何形状对缺口的制备应仔细,以保证缺口根部处没有影响吸收能的加工痕迹。缺口对称面应垂直于试样纵向轴线(见图2)。6.2.1 V型缺口 V型缺口应有45o夹角,其深度为2 mm,底部曲率半径为0.25 mm [见图2a)和表2]。6.2.2 U型缺口 U型缺口深度应为2 mm或5 mm(除非另有规定),底部曲率半径为1 mm [见图2b)和表2]。6.3试样尺寸及偏差规定的试样及缺口尺寸与偏差在图2和表2中示出。6.4试样的制备试样制备过程应使由于过热或冷加工硬化等过程而改变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减至最小。6.5试样的标记试样标记不应标在与支座、砧座或摆锤刀刃接触的面上,并避免塑性变形和表面不连续性对冲击吸收能量的影响(见8.7)。7试验设备7.1 一般要求所有测量仪器均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标准。这些仪器应在合适的周期内进行校准。7.2安装及检验试验机应按ISO 148-2进行安装及检验。7.3摆锤刀刃摆锤刀刃半径应为2 mm和8 mm两种。建议用符号的下标数字表示,如KV2或KV8。摆锤刀刃半径的选择应参考相关产品标准。注:对于低能量的冲击试验,一些材料用2 mm和8 mm摆锤刀刃试验测定的结果有明显不同,2 mm摆锤刀刃的结果可能高于8 mm摆锤刀刃的结果。8试验程序8.1 一般要求试样应紧贴试验机砧座,锤刃沿缺口对称面打击试样缺口的背面,试样缺口对称面偏离两砧座间的中点应不大于0.5 mm(见图1)。8.2试验温度8.2.1 对于试验温度有规定的,应在规定温度±2℃范围内进行。如果没有规定,室温冲击试验应在23℃±5℃范围进行。8.2.2 当使用液休介质冷却试样时,试样应放置于一容器中的网栅上,网栅至少高于容器底部25 mm,液体浸过试样的高度至少25 mm,试样距容器侧壁至少10 mm。应连续均匀搅拌介质以使温度均匀。测定介质温度的仪器推荐置于一组试样中间处。介质温度应在规定温度±1℃以内,保持至少5 min。注:当液体介质接近其沸点时,从液体介质中移出试样至打击的时间间隔中,介质蒸发冷却会明显降低试样温度(见ASTM STP 1072[5])。8.2.3使用气态介质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的状态调节时,试样应放在一个腔室中,距离腔室壁50 mm以上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