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盐业史
* 黄帝、蚩尤为盐而战 黄帝、炎帝和蚩尤,是中华名族早期三个不同区域、不同氏族部落的首领。经过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弱肉强食,三个部落终合为一体,组成了早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黄帝、炎帝和蚩尤氏族的合并,是源于对中原黄河流域食盐资源的争夺。 《孔子三朝记》记载: “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 蚩尤肢体身首异处, 而且血化为卤, 则解之盐池也。 因其尸解故名此地为解。” 史称“涿鹿之战”。 仓颉创造盐字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的文字,是由炎帝时期一位叫仓颉的人首创的,其中,盐字最早也是有仓颉所造。 仓颉,姓侯冈,名颉。生而龙颜侈侈,四目电光。幼善画,养灵龟一头,揣摩其纹理,又见群鸟践迹沙地,乃依龟文鸟迹,一划一竖,一点一圈,撇捺钩挑,配聚而成文体。 左上角则是个“臣”; 盐必须是每个“人”和“口”都有, 右边的人口呼之欲出, 并且珍惜盐,将盐放入皿器中。 盐商始祖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 战国时代的大商人中有白圭、猗顿、郭纵、乌倮氏、 寡妇清之先世、卓氏、孔氏等七人。 被后人奉为盐商始祖的只有猗顿。 猗顿,春秋战国时期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 史籍记载较少,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中说道“猗顿用盐起,与王者埒富”。 井盐鼻祖李冰 据史籍记载,井盐开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井盐开发的创始人为秦朝末年的水利专家——李冰。 在治水的过程中,李冰陆陆续续发现了好几处盐泉。 这些盐泉大都是在兴修水利配套的水井中发现的, 有的地方禀报,某口井的井水苦涩,有的地方传闻,某口井水变咸了,李冰不辞辛劳,一一考察。 盐井开凿成功了,李冰又指挥着在井口安装起辘轳吸盐水, 并在井旁修起一排排灶房,砌灶安锅,伐薪举火, 熬制出白花花的盐巴。 食盐专营的起源 据记载,齐国是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事实上,齐长城最早修建与盐政管理有紧密的联系。 管子回答:“一家十口人,就有十口人吃盐。使盐价每升增加半钱, 万乘之国每月就可多的六千万,而人们无法逃避。” 公元前685年至前645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修长城垄断 食盐官营,防止食盐走私,集结天下财富,成为春秋霸主。 古代盐业形式 国家垄断盐利,在中国古代,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履亩而税”之后,农业税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民叁其力,二入于公”,成为普遍的状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强化食盐专卖,甚至实行食盐官营, 则是国家“税人”的方便法门。总之,人即便不在籍,却不能不吃盐。 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国家通过实行食盐专利, 可以使大量逃避赋税的人口,因食盐而间接地向国家缴税。 夏商周时期的盐俗 在夏商周时期,盐的使用不仅在食用方面,还有祭祀、作贡和交易作用。 《周礼》中记载:“祭祀,共其苦盐、散盐。” 《左传·僖公三十年》载: “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至飨,以象其德。 荐无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 汉魏六朝的盐俗 汉魏六朝的盐俗,比之夏商周的盐俗已表现出了众多的功效和乐趣。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食用,二是炼丹,三是腌制,四是做酱,五是做豉,六是贡礼,其实治病。 晋代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载:“食盐主杀鬼蛊邪疰、 毒气,伤寒寒热,止心腹卒痛,坚肌骨。” 《晋书·皇甫谧传》记载,皇甫谧回忆与城阳太守梁柳交往时 曾经说:“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入门,食不过盐菜, 贫者不以酒肉为礼。” 汉代煎盐器皿 唐代的盐俗 在唐而言,试验主要有如下几种习俗:一是日常食用,二是饲养牲畜,三是中药原料,四是祭祀神灵。 人要吃盐,动物也要吃盐。 在唐一代,食盐药用以司空见惯,成为习俗。唐代医家孙思邈的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中,记有众多食盐附方。 在临床应用的各种药方中,盐不仅可以服用,而且可以外用。 “解狼毒毒盐汁饮之”、“烧盐令赤热,三指撮许,酒服之,立产”等。 唐代侍马图 盐商饮食文化 盐商们作为富甲一方的豪绅巨富,大多是骄奢淫逸、奢华无度、挥金如土。在饮食上也是“食不厌细,脍不厌精”,令人瞠目结舌。 据《清稗类钞》载, 当时黄均太是两淮 八大盐商之首。 他吃一晚蛋炒饭, 要耗银五十两。 煮海为盐 煮海为盐最早记载于《世本》、《鲁连子》、《淮南子》等书,开创者为宿沙(亦称夙沙),是和炎帝同时代的一位氏族首领。 上古著作《世本·作篇》载:“宿沙作煮盐。” 当时的煮海为盐并不是直接煮海水获取盐的结晶, 而是通过一些易于吸卤物质的物质,吸取海水中的卤质, 再以海水浇灌形成浓卤,然后以火煎熬为盐。 井盐科技 据考证,当时李冰开凿的盐井,属大口盐泉卤水井,是低浓度盐水井,与现在四川盐井相比,相差甚远。 井盐技术的真正繁盛是在清代的自贡,当时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 的工具和技术:天车,燊海井和苋管输卤。 天车 燊海井 苋管 运盐技术 运盐技术,主要是指巴渝栈道上盐产品运输。在风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