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源菌 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病源菌 PPT

第二节 常见的病原菌 A、 球菌 又称为化脓性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 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可分成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革兰阴性: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球形或稍呈椭园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无鞭毛,不能运动。;【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血琼脂平板上,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溶血)  ;【分类与分型】   根据生化反应和产生色素不同,可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偶尔致病 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 【抵抗力】 是无芽孢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但耐药现象严重。 ;【所致疾病】   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败血症。   金葡菌关外毒素有引起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假膜炎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 【免疫性】   人类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粘膜受创伤后,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感染。患病后所获免疫力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化脓性炎症 局部皮肤: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等 脏器:心内膜炎、脑膜炎 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二、 链球菌属   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光滑、园形突起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分类】 1.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溶血环,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一般不致病。 ;2.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按C多糖抗原不同可分类A-V等20个群。对人致病的大多属于A族。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 【抵抗力】   抵抗力,55℃可杀死大部分链球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二) 致疾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黏附素、磷壁酸、侵袭性酶和外毒素等 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人类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引起发热。;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      (四)防治原则   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应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以减少传染源。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防止变态反应疾病的发生。 治疗首选青霉素G。;三、奈瑟氏菌属 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 (一)脑膜炎球菌 1.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专性需氧,5% CO2 条件下生长更佳 ; 2.致病性与免疫性 荚膜和菌毛、内毒素 经飞沫传染,一般为带菌状态,或引起菌血症。 所致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般表现为2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 治疗:磺胺类药物,也可用青霉素、氯霉素或 氨卞青霉素 ;脑膜炎奈瑟菌;3.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床边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巧克力(色)平板。5% CO2气体环境。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 4.防治原则 流脑多糖疫苗6个月-2岁接种两次,间隔1月 6个月-2岁接种两次,间隔1月;(二)淋球菌 1.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双球菌。无芽胞。无鞭毛。 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 抗原结构与分类:菌毛、外膜蛋白等;2.致病性 淋病、淋菌性结膜炎 3.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 都应以1%硝酸银或其它银盐溶液滴入两眼,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临床症状 淋球菌→泌尿生殖道感染 男性表现为: 尿道炎(尿频 尿急 尿痛 排尿困难 尿道 口脓性分泌物溢出) / 前列腺炎/ 输精管 炎/附睾炎等 女性表现为: 宫颈炎/尿道炎/阴道炎/外阴炎/不孕症 /胎内感染 流产 早产 新生儿脓漏眼等;1. 大肠杆菌 寄居于肠道 为正常菌群 对机体有益(可合成Vit.B和 K→供机体利用) 正常情况下可阻止外来致病菌的繁 殖,减少对机体的危害;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