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_社会知觉
第四章社会知觉 第四章 社会知觉 第一节 社会知觉概述 第二节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及 人际知觉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第一节 社会知觉概述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言行、外表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进 而推测判断其内心的活动、性格、兴趣、动机、 态度等过程,即不仅对外部行为,也包括对行为 动机的了解。 二、人际知觉的特点 1、选择性 2、反应显著性 3、知觉行为的自我控制 4、对人第一印象的特殊性 ? 第二节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和人际知觉的过程 一、影响社会知觉的各种因素 (一)客观因素 ⒈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除一般的特征外,主要是社会意义。 ⒉知觉对象所处的情境 (二)主观因素──知觉者本身的特点(“有色镜头”) ⒈有关知觉对象的经验、兴趣 ⒉对知觉对象的需要与态度 ⒊知觉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的一般特点 二、人际知觉的过程 (一)信息的顺序 。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最后接受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因影响力较大的 因素是新近出现的,故称为近因效应。 一则两种效应对中间的信息都有损害, 二则首因效应似乎更持久,除非最后接受的信息彻底整合前面的信息,否则近因效应只是暂时的。 (二)信息的整合 . 1、加法法:指各种品质相加 2、平均法:指形成印象时使用各种品质的平均值。 (三)核心品质 晕轮效应:各种品质在印象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某些信息资料比重大于其它的信息资料,从而影响了整个知觉印象的组织。阿希(S·Asch,1946)把影响整个知觉印象的信息(即影响大的信息)称为“核心品质”,核心品质的这种作用称为晕轮效应。 (四)背景作用 即一个新品质对于一般印象的影响,依赖于已有的其它信息。 (五)定型作用(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各种群体人的“图式”(固定看法),并以此作为评价判断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有时称之为“原型” (六)定势作用 (七)潜在个性理论 第三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一、对他人的知觉 二、对自己的知觉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四、对一般社会事物的知觉 一、对他人的知觉 (一)对外部言行的知觉 (二)对内心活动的知觉 (三)对角色地位的知觉 二、对自己的知觉 (一)自我概念 (二)自我评价 ( 三)自我意识及其测量 (四)情绪的自我知觉 (五)交往中的自我知觉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四、对一般社会事物的知觉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概念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 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 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象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 2、心理活动的归因:即把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归结为何原因 3、对人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在今后有关情境产生什么行为。 二、西方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na?ve psychology) (二)凯利的归因理论 1、共变原则:结果归因于与其共变得因素,也就是当这个条件存在时,某个结果便出现,当这个条件不存在时,该结果就不出现,这个结果就归因于这个条件。A→B 非A→非B 2、知觉这在运用共变原则是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对人们行为原因可做三个方面的解释:行为者、行为对象、环境。 3、凯利认为具体归因是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三个标准) ①一贯性: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是一贯的 ②众同性(普遍性):该行为是否和其他人的行为一致 ③区别性(特异性):行为者的行为对不同对象是否有区别 结论:高一贯性,低众同性,低区别性→归因于行为者 高一贯性,高众同性,高区别性→归因于对象 低一贯性,低众同性,高区别性→归因于情境 实际上归因是复杂的: (三)韦纳的归因理论 三、归因中的错误和偏差 实质由于认知或对线索分析的偏颇,引起不正确的归因。 四、归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 运 气 同学帮助 任务难度 教师态度 短 期 努 力 身体状况 天 赋 长期努力 不可控 可控 不可控 可控 不 可 控 可控 不 可 控 可 控 不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NTOUCH_VC++和MATLAB开发监控系统.pdf
-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悲剧与理想悲剧再探.pdf
- 旅游景点地图.pdf
- 分布式局域网视音频监控系统.pdf
- 动车辆能源系统智能化放电控制技术.pdf
- Google_搜索引擎优化入门指南.pdf
- 企业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教程第07讲_时间管理的技巧.ppt
- _围城_与_儒林外史_讽刺艺术比较.pdf
- _围城_的语言艺术发微.pdf
- _围城_对人生百态的讽刺.pdf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