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及其程度研究-广州社科联.PDF

广州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及其程度研究-广州社科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及其程度研究-广州社科联

INDUSTRIES 产 业 广州市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及其程度研究 ◎ 李晓峰 左 煌 摘  要:从动态和静态的视角根据广州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别建立模 型对广州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及其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为:从动态角度来看,随着时 间的推移,广州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且在内外向国际化选 择中稍偏向于内向国际化;从静态角度来看,广州市企业国际化的程度还不高,且各项 指数显示出企业国际化发展不平衡,需要继续改进。 关键词:广州 企业国际化 内向国际化 外向国际化 【 】 中图分类号  F752.8  在过去的三十年内,广州企业主动融 的静态模型,以期能对广州企业国际化及 入国际经济体系,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不 其程度问题做出全面的分析研究。 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走出了一条独 具广州特色的发展之路。然而,近年来, 一、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以及全方 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广州企业在对外 企业国际化阶段性的理论研究起源于 经贸方面的原有优势已逐渐弱化。为了促 上世纪70年代的北欧,Carlson(1975)、 进广州企业在今后对外经贸中又快又好发 Forsgern和Johanson(1975)、Johanson和 展,分析和明确广州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 Wiedersheim-paul(1975)、Johanson和 的发展状况和程度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Vahlne(1977)等人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 本文将根据广州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 方法为基础提出Uppsala模型,此模型认 现状分别构建广州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发展 为企业的海外经营由4个“连续”、“渐 的动态模型和广州企业内外向国际化现状 进”的发展阶段构成:不规则的出口活动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课题(10Y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城市观察》2012年第2期 87 Urban Insight , No. 2, 2012 产 业INDUSTRIES →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 州企业问题难免有失偏颇;而对于国际化 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Welch和Luos- 程度的测算,出于数据收集方面的原因, tarinen(1993)认为企业内向国际化过程 一些模型并没有进行量化考虑,或者在量 会影响其外向国际化的发展,企业内向国 化的判断上主观因素的影响痕迹颇重,不 际化的效果将决定其外向国际化的成功。 利于客观的看待问题。本文将根据广州企 梁能(1999)首次提出把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对诸位学者 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类。此后, 鲁桐、 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整和创新,并以广州的 李朝阳(2002)经研究后认为企业国际化必 企业总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化发展的 定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 整体状况进行测算研究。 ,且内向国际化是其外向国际化的必要基 础和条件。林俐(2007)提出了“外-内向国 二、广州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发展 际化经营模型”,并认为温州民营企业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