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坚守——记龙里县湾寨乡谷港小学老师吴国先
一个人的坚守——记龙里县湾寨乡谷港小学老师吴国先
沿着蜿蜒逶迤的山路,记者驱车近2个小时,来到龙里县湾寨乡长萌村谷港小学。
一个水泥篮球场边,孤单地矗立着一栋两层教学楼。二楼既是办公室又是教师宿舍,一楼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两个教室。此时,二年级在自习,一年级的教室里,一位40多岁的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课。他就是吴国先,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
走上园丁路
吴国先1983年初中毕业时,曾视从军为最大理想,然而命运却让他“弃武从文”。那年的9月,吴国先来到湾寨乡长萌村谷港小学,当起了民办教师,每月领着15.5元的微薄工资。
“当时学校只有一个班,40来个学生,两间破旧不堪的粮仓腾出来,就是教室。”回忆当年情景,吴国先唏嘘不已。
谷港小学是湾寨乡偏远的一个小村子,距乡政府4公里,教学条件差,环境恶劣。原来的教师离开后,学校就再也没有了老师。
严格地说,长萌村的教育是吴国先到来后才开始的。
自学成才的“全能老师”
吴国先初来长萌村时,很多村民都怀疑——吴老师那么年轻,谷港小学条件又差,呆的时间恐怕不会长。他们没想到,吴老师一呆就是29年,是迄今在这里教书时间最长的老师。
“既然来了,我就要坚持下去,而且还要做好。”吴国先说。
选择坚持的代价是巨大的。谷港小学虽然只有一、二年级,但是除了语文数学,还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他课程。吴国先对于这些学科都是门外汉。怎么办?他从最基本的“哆来咪”入手,到简单的粉笔画和基本的体育常识,慢慢摸索。“当时什么都不会,逼着自己去学,还要教会学生。”就这样,吴国先成了全能教师,上全了这所学校的所有课程。
吴老师一边传授知识,一边还当起这些孩子的“爹妈”。哪个孩子中午没有带饭,就和吴老师在一起吃。哪个学生有个头疼脑热,吴老师就用中草药给他治疗。
在吴老师的努力下,谷港小学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1000多名学生从这个小学校走出深山,而且他们在进完小之后,成绩都在中等以上。
粮仓上修起来的学校
除了教学,改变学校的教学环境,也一直是吴国先努力的方向。
刚到学校时,没有黑板,他自己找木板钉,没有课桌。他自己上山砍树动手打。
谷港小学前身原是两间破旧的粮仓,连基本的风雨都难以遮挡。修建新教室,成为当务之急。
没有钱,怎么办?吴国先自己上山砍树搭架子,向村里协调土地,积极向上级跑支持。最终,在他的努力下,硬是建成了两间砖瓦房的新教室,学生的上学和安全有了保障。后来,学校又进行了新教学楼的改造,课桌、电脑等教学设备一一俱全。
村民们都说,没有吴老师,就没有现在的谷港小学。
为了信念,将泪水埋藏心里
40个孩子,40双眼睛,吴国先每天都必须面对。
“说一点想法没有,那是假话。只是每次想要离开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些娃娃,就会舍不得离开这里。”为了这些山里娃的未来。吴国先一次又一次说服自己留下来。
当年,家里在老家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的条件是吴国先不要在这里教书,回老家谋其他职业。面对爱情和事业,吴国先选择了后者,这门亲事也随之告吹。
然而,有一件事是吴国先一辈子的内疚。
“没能在家照顾好老母亲,不能给她送终,我不孝。”说到这里,一生坚强的吴国先潸然落泪。由于一直忙于学校的教学,吴国先母亲病危时,他未能赶回老家去看望一眼。直到母亲病逝,吴国先上完这一天的最后一堂课,才匆忙赶回家。
“我也想回家去照顾老母亲,可是我走了,这里的娃娃怎么办?”为了40个娃,他将泪水往肚子里咽。
29载风雨过去,当记者问吴老师:“如果能有一个更好的机会,比如到更好的学校、或者是县城上课,你会选择吗?”吴国先说:“不会。这里的娃娃就是这里的未来。我要将他们一个个带出来,让他们成材后,回来改变这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