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方式对术后出血的影响.docVIP

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方式对术后出血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方式对术后出血的影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方式对术后出血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湖北 荆州 434020) 【摘 要】目的:探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术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3年间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1例,按照皮下隧道成型方法不同A(前期)、B(后期)两组,A组35例患者直接以隧道针行隧成型术,B组36例患者以止血钳联合隧道针行隧道成型术,对其不同皮下隧道手术方法术后出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A组法术后切口出血出现4例,占11.4%,B组术后未出现切口流血, 二组比较chi;2=4.36,upsilon;=1,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4小时内更换敷料的,前者出现8例,占22.9%, 后者出现2例,占5.6%。 二组比较chi;2=4.39,upsilon;=1,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止血钳联合隧道针行皮下隧道成型术后出血明显少于直接隧道针行皮下隧道成型术,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术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72-02 临床上不少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得不依靠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长期导管置入术后出血现象出现不少,如何减少术后出血,是手术医生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皮下隧道手术方法对减少出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的患者71例,男性36例,女性 35例。 平均年龄54.6plusmn;13.3 岁。原发病因: 多囊肾5例,高血压肾病16例,梗阻性肾病3例,高尿酸性肾损害3例,慢性肾炎33例,糖尿病肾病10例,原因不明 1例。均因自身动静脉条件太差无法行动静脉内瘘术或原动静脉内瘘不能维持血液透析而施行长期导管置管术。所有患者均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35)和B组(n=36)。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构成及凝血指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材料 美国COVIDIEN公司生产的带cuff长期血液透析导管Palindrome Chronic Catheter , 型号为 14.5Fr/Ch(4.8mm)times;19cm,或者为 14.5Fr/Ch(4.8mm)times;23cm。 1.3 方法 长期导管置入术手术方法分以下步骤:第一选择穿刺血管置入导丝,第二建立皮下隧道,第三置入导管,第四导管封管,第五缝合切口。术后若有出血,则根据出血严重程度予以更换敷料,局部按压,止血药物等处理。穿刺血管均选择颈内静脉,且首先右侧颈内静脉。采用 Seidinger 技术穿刺血管,置入导丝。用导管管体行体表定位,在体表标记好长期导管的出口位置.使导管的CUFF涤纶套在出口处至少2cm处,并使导管尖端位于右侧胸骨旁的第3、4肋间[1]。确保导管尖端达到第3肋以下,继而确定导管出口位置及皮下隧道走行位置。 将建立皮下隧道方法分为直接以隧道针行隧皮下隧道法(A组)以及两端止血钳皮下分离联合隧道针行皮下隧道法(B组),以下简称为直接隧道针法及双侧止血钳法。前期手术方法为直接隧道针法。后期手术方法为双侧止血钳法。将两组手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 A组(直接隧道针法) 是从导管出口处延预先做好的隧道标记向静脉穿刺点处以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层组织,距离约3cm,然后以导管自带隧道针穿入,直至从静脉穿刺点处穿出。 B组(两端止血钳法) 一端是从导管出口处延预先做好的隧道标记向静脉穿刺点处以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层组织,另一端是从静脉穿刺点处开始延隧道标记向导管出口处以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层组织,直至二端隧道贯通,再以导管自带隧道针将导管穿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alpha;=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为前期使用直接隧道针法的患者35例,平均年龄55.6plusmn;13.1 岁,男性16例,女性 19例,基础病因:多囊肾2例,高血压肾病6例,梗阻性肾病2例,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4例。凝血功能平均值为PT 11.1plusmn;1.4 秒 ,INR 1.16plusmn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