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教案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二节 种群统计学 1 种群统计学特征概述 种群的基本特征:大小(Size)和密度(Density) 初级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死亡率。 次级种群参数:年龄结构、性比、种群增长率、种群空间分布型。 种群大小(Population size) 2.1 种群大小:特定区域内种群的个体数量。 2.2 种群密度包括绝对密度与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单位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相对密度:代表种群大小的相对指标。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绝对密度调查方法 总数量调查:对某一区域内的生物数量进行具体的点数,每个生物个体都要调查到。 取样调查方法 样方法、b. 标志重捕法、c. 去除取样法 样方法:在某一区域内,设置若干个样方,然后调查样方内的种群数量,由此推断总体的绝对密度。 标志重捕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种群中,捕获M个个体,然后标记,则标记个体数量=M(本例中M=10) 第二步:将标记的M个个体释放到原种群中,并留下足够的时间使这些个体与原种群中的未标记个体充分混合。假设原种群的总体密度为N。 第三步:再次捕获,共捕获到C个个体,本例中C=12。 第四步:在再次捕获的12个个体中,有2个个体是前2步中标记后释放的个体,即重捕的个体数为R。本例中R=2。 第五步:重捕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R:C 第六步:假设第一二步标记释放的个体数:种群总体数量=重捕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即M/N=R/C。 故N=MC/R 在本例中,N=10*12/2=60。 去除取样法 方法和原理: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的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化同样的捕捞力量所取得的收益——捕获数也逐渐降低,但另一方面,随着连续捕捉,逐次捕捞的累积数逐渐增加,因此如果将逐次捕捉数/单位努力量作为Y轴,对捕获量累积数(X轴)作图,就可以得到一个回归线。 可以想象,当单位捕捉量为零,意味着捕获累积量为种群的全部个体数(估计值)。 例题 适用:鱼类、鸟类、昆虫等活动性动物。 缺点:使用时也有两个假设——即每一个体有相同受捕机会;在调查期间没有数量变动。 相对密度调查方法 a. 捕捉法:如放100个夹子,捕获10只东方田鼠,则东方田鼠的相对密度为捕获率即10/100*100%=10%; b. 粪堆计数,将粪堆数转化为动物个体数,如林麝每天排粪5堆,在野外调查中,调查面积为100公顷,一天调查完后你发现了6堆粪便,则相对密度为6堆/5(堆/天)/100(公顷)=0.012只/公顷。 c. 鸣叫计数,将鸣叫数转化为鸟类数量; d. 毛皮收购记录,一张兽类毛皮对应一个兽类个体,则收购站每年收购毛皮的数量可以作为兽类密度的间接指标,即相对密度; e. 单位渔捞努力的鱼数或生物量,如一艘船每日捕捞刀鱼1000条,则刀鱼的相对密度为1000条/天/船; f. 痕迹计数,如足迹、巢穴等,可以将兽类每天留下来的足迹数转化为一个个体,如林麝每天留下100个足迹,在野外调查中,调查面积为100公顷,一天调查完后你发现了60个足迹,则相对密度为60(个)/100(个/天)/100(公顷)=0.006只/公顷。 2.4 出生率(Natality, or birth rate) 出生率:每个个体生产新个体的能力。可分为最大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在理想的条件下(即食物、空间等资源不受限制时,排除疾病的干扰)种群的出生率(此时的出生率只受生物的生理特征限制)。 生态出生率,又称为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的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 特定年龄出生率是指种群某年龄组每个个体平均产生的新个体(后代)数(即生育力或繁殖力)。 死亡率(Mortality, or death rate) 死亡率:特定时间段内,死亡个体数与该时间段内种群平均数量的比值。可分为最低死亡率和生态死亡率。 最低死亡率:在理想环境条件下(即食物、空间等资源不受限制时,排除疾病的干扰)种群的死亡率,此时所有个体均活到生理寿命才死亡。 生态死亡率,又称为实际死亡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受到食物短缺、捕食及疾病干扰等的情况下的死亡率。 迁入与迁出(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扩散(Dispersal)包括迁入与迁出,扩散有助于种群内与种群间个体的交流、防止近亲繁殖、提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迁入率与迁出率测度方法 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 定义:不同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或配置情况。 按生态时间可以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划分为3种: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 年龄金字塔:横柱的宽度表示处于不同生态时期的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