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冈市09届高考地理交流试题(七)
黄冈市高考地理交流试题(七)
蕲春一中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下表为亚洲某地干湿年份出现的概率及农作物收益(元/亩)的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2题:
1.表中显示收益受干湿变化影响最大的农作物是 ( )
干旱程度 极旱年 干旱年 平年 湿润年 极湿年 发生概率 0.1 0.2 0.4 0.2 0.1 农作物收益 水稻 100 126 180 200 220 小麦 250 210 170 120 80 大豆 120 170 230 170 110 燕麦 118 130 170 190 210 A.水稻???????? B.小麦???????? C.大豆? ???????? D.燕麦
2.依上表也可知该地区经营者首选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 C.大豆? ???????? D.燕麦
读“2001-2007各年度江苏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3~4题。
3.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政策松动 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4.受人口增长周期的影响,2008年至2013年是江苏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要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必须 ( )
A.限制外省人口流入 B.提倡晚婚晚育
C.鼓励人口外迁 D.实行差异性人口政策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 积温”图,完成5--7题:
5.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6.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550km B.600km C.470km D.300km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8-9题。
材料一 “腾笼换鸟”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
材料二 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万元) 土地价格(万元/亩) 平均工资水平(元)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 30 2000 禁引污染企业 苏北某市 5000 2 800 免征排污费 8.随着经济发展,原先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 B.技术含量高 C.劳动力需求量大 D.环境污染较轻
9.“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③ D.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 当夏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时,我国长城站(62°13S,58°58W)和黄河站
(78°55′N,11°56′E)的日影方向为
A.黄河站,东北 B.长城站,西南
C.黄河站,东南 D.长城站,东北
11. 如果黄赤交角为Q,则M和N的差值为
A.1/2 Q B.Q C.3/2 Q D.2Q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
12(36分)、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⑴图示区域中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C点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4分)
⑵试描述24℃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要说明原因。(6分)
⑶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