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心”的前世今生
位于茂名南路57号的兰心大戏院,是上海开埠之后最早建立的一家戏院。戏院虽然不大,却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岁月流逝,卡尔登、长城、巴黎、光华等上海滩的著名戏院已先后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惟有兰心依然如故,向人们述说着上海百年戏剧的风采。
木结构的“兰心”
上海开埠,外侨涌入,其中就有话剧编剧、导演和演员。他们的演出条件非常简陋,场地多为租借的仓库,看戏的观众连靠背椅子也没有。1866年(清同治五年),“浪子”和“好汉”剧团合并成立“上海西人业余剧社”,由英租界中的“上海运动事业基金”董事会牵头集资,在诺门路、圆明园路的交叉口建起一座欧式木结构的建筑,英文名为Lycenm Theatre,中文音译名为兰心,其意为学园或文艺团体的演出场所。
1867年3月1日,大英剧社在兰心进行了首场演出,剧目为《银鱼在格林威治》(Whltebalt atGreenwlch)。这次演出活动被认为是中国话剧演出的正式开始。而兰心剧场便成了上海的首座西式剧院,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欧式剧场。
兰心剧场建成之后,西人A.D.C剧团有了固定的演出剧场,在上海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剧场建成后的四年问,他们先后演出了25场戏。1871年3月2日,兰心剧场遭遇火灾,焚为废墟。据A.D.C剧社记载,由于当时的兰心剧场全为木结构建筑,又缺乏消防系统,因此当时的租界保险公司拒绝了剧场的投保,火灾的损失自然得不到赔偿。
更为糟糕的是,这场大火将早期兰心剧场的相关资料,也尽皆吞噬了。
砖屋的“兰心”
由于A.D.C剧团颇受租界侨民欢迎,新剧场的建设便成为了一项十分迫切的要求。A.D.C委员会经过商议,决定重建兰心。他们印制了一份传单,宣称要募集一笔公债建造新的戏院。1872年5月27日,上海租界中的纳税西人举行会议时通过了一项决议:“举一笔基金去买一方外人租界便利地点的土地,在上面建筑一所坚固和避火的砖制戏院。”经过两年多的努力,1874年1月27日,A.D.C剧团通过向租界的外侨集资,“以非常的财力”在博物院路、香港路和圆明园路交界处的英国领事馆附近,重新修建了一座豪华的砖木结构的新兰心剧院。这是上海开埠后的第二座现代化剧院。
新剧场的正式启用,是以A.D.C剧团的第37次公演作为序幕的。除了大英剧社,一些来访上海租界的西方职业剧团也在这里演出。兰心剧院的票价十分昂贵,因此,去兰心看戏的观众主要是租界内的外侨和少部分上流社会的华人。去兰心看戏,一时成了当时一件很是庄重的事情,男士入场均身着燕尾服,女士则长裙曳地。
砖结构的第二代兰心,内部结构十分精致。舞台台口宽29英尺,台口高25英尺,台深约39英尺,正副台合宽64.9英尺,客座有三层,一次可容纳观众400人左右。尤其是音响效果堪称一绝,一个演员若是在台上微叹一声,这极微细的声音竟可送达至三层楼上。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里,“所有上海以前的爱美的和所谓职业的戏,都在这戏院里上演”,据《申报》记载,至二十世纪20年代末,在兰心上演的话剧累计达二百多出。
1907年10月7日至11月5日,由春阳社首次公演的新剧《黑奴吁天录》就是在兰心上演的。1913年8月,郑正秋组织的新民新剧研究所在兰心首演新剧《恶家庭》。此后又时有新剧团体假座兰心演出,俄侨的芭蕾舞团也曾在此演出过。
法租界的新“兰心”
1926年1月5日,A.D.C董事会将兰心的土地权与房产权以规银十七万两的代价卖给了一位中国人,并于当年底在位于法租界的迈尔西路(茂名南路)、蒲石路(长乐路)的转角上重新购置了一块地,着手重建新兰心。
为将新兰心建成别具一格的新型剧院,A.D.C剧团聘请了建筑家覃维思和蒲六克(Davies andBrooke)绘制了建筑图纸。在两位建筑家的精心设计下,风格独特的兰心至今仍以其特有的魅力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设计师充分运用了剧场两边临街的地理位置,“在聪明的布置下,使主要的门户立在那两条路的角上,广而长的观展场和舞台于是就获得了,连观展场两旁辅助的太平门都通到两旁的路上”。新落成的兰心内设723个座位,490个在正厅,233个在楼厅,每座的视线都适中于舞台,座位宽敞而舒适,较普通戏院的椅子容积为大,而舞台的尺寸则与旧的兰心一样大。置布景的地方开列于舞台的西面直通至仓库,其东面有一间大的更衣室,楼上走廊前还有一间大的演习室。
穿堂是富丽、广阔而透气的。楼座里有美丽的走廊,由白色水泥粉刷和由美丽砖石嵌砌的外部门面,应和着现代化完备舒适的设置,使里外看起来一律是幽静而清爽的。
1931年2月5日,新兰心落成典礼正式举行。英国驻沪总领事白利南(I.F.Brenan)主持仪式,他同时也是新兰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