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inkin Park:无数多个夏天的慰藉
尝试以文字的方式记录这张专辑时,我一直在踌躇该不该摒弃掉长久以来附着在Linkin Park上面的记忆。后来我发觉我很难做到不去回忆往昔,因为自知道Linkin要出新唱片到现在为止――历时两个月,其间与几乎所有热爱Linkin Park的乐迷一样首先试听那首“What Ive Done”再接连在网上下了几张“盗版”专辑――我一直穿插聆听着Linkin Park从前的两张专辑,也重看了两遍德州现场DVD。这就是老乐队出新唱片接连给老乐迷抛出的礼弹:惊喜或失望、激情或平淡,但永远无可避免的,真的就是记忆。
自我从南方那个工业小城市离开,再到我来到位于北方的神秘首都(即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期间经历了两个痛心难堪的夏天,而那时,美国西雅图的乐队Linkin Park在03年3月刚刚出了他们那张惊天动地――是的,我就是愿意这样称呼那张专辑一的《Meteora》,而抑郁的我当时没有Walkman(放卡带的那种),没有mp3(当时我们那还不怎么流行这个现如今大行其道的数码玩意儿),而唯一一只松下的CD Player(还不是超薄型的)被我的父亲摔成了碎片。可能当时我对音乐还不像现在这么狂热,所以我只是每周上网吧泡上几个小时找音乐听。鬼使神差似的,我那时就只会在搜索框里打“Linkin Park”或者“林肯公园”。现在回忆这些,我才清晰地看见,Linkin Park居然成为我那两个夏天的慰藉(当然还有别的歌者贡献更大些),我甚至时常跟随“Numb”、“Somewhere I Belong”、“Foreword”“In The End”等等歌曲的调子拼命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而Linkin Park主唱chesterBennington的声音,又常常让我欲罢不能深陷其中。那时,我不说Linkin Park是我最喜欢的乐队(原因在于Nirvana占据我的时间、安抚我的时刻更为长久与深刻些,像很多摇滚乐迷一样,Nirvana是我们共同的摇滚乐启蒙),我却说,Chester是我最喜欢的主唱,我无比迷恋那家伙的声音。
德州现场的DVD我还是喜欢看,我喜欢看那六个尽管长我很多,却依旧与我一样像个孩子似的男人在舞台上挥汗如雨,而台下的观众激情进发的模样把我感染得几乎让我以为我便身在其中。而Chester,无论是深情的演绎还是愤怒的嘶吼,都游刃有余都不遗余力,甚至我听不出任何一点嗓子沙哑了的征状。2007年2月,从网络上得知Linkin Park4月14日将现身上海举办演唱会,我于是雄心勃勃想要筹钱去上海听他们,或者说听Chester。后来经过证实,那只是一条假消息,这种莫名的雄心壮志也就不了了之了。
Linkin Park到底是什么风格什么类型的乐队?他们在美国是不是主流得不行?按我的理解,Linkin Park受Jay Z的影响,有着很浓的Rap Metal(说唱金属)味道,而在他们的首张专辑《Hybird Theory》中,却又丝毫没有遮蔽KoRn、Marilyn Manson在他们音乐里无处不在的影子,所以他们亦偏靠Heavy Metal(重金属),Alternative Metal(另类金属);到了《Meteora》时期,他们或多或少冲出了KoRn的围墙,与另外一支KoRn一手提拔的乐队Limp Bizkit,成为Nu-Metal(新金属)和Pop-Metal(流行金属)的领军乐队,当然他们融为一体的音乐演奏方式、不强调乐器及人声独奏独唱的模式,亦让有的乐评人将他们靠向了Grunge,只是他们Rap、Remix的加入打破了传统的Grunge路线――何况在很多人眼里,Nirvana的“涅??”宣告着Grunge的衰落甚至灭亡――所以他们被钉上过Post-Grunge的标签。而对于后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我举不出美国那一边的例证,但是我却看见我身边很多根本不听摇滚乐的人,Linkin Park的音乐都会时不时响在他们耳筒里边。而像我这样的人,选择Linkin Park是习惯的延续,而更确切的说法就是相信他们依旧会给我带来我所需要的激情与感动,他们主流又怎么样?他们依旧在做摇滚乐,他们依旧运用他们对摇滚乐的热爱为乐迷奉献好的音乐,而且他们主流得理所当然他们主流得不该被非主流所耻。想想看,他们的音乐一响起来,你怎么可能背信弃义地说这不是摇滚乐,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摇滚乐呢?我就喜欢说他们的摇滚乐很正很纯。
现在到了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在没有拿到正式专辑前试听过的那首“What I’ve Done”让很多Linkin Park的乐迷惶恐在此张专辑中不会出现Rap主唱Mike Shinoda,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这些猜测也曾让我胆寒,因为尽管我喜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