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的“伦敦音”.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斯卡的“伦敦音”      一直被奥斯卡视为客人的英国电影,今年突然有点“反客为主”。   著名英国制片人大卫?普特南在他的《不宣而战》一书中,对英国电影业与好莱坞的关系作过一番很精辟的阐述,他说:“英美两国语言相同而且有着长期的合作实践,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英国电影人认为,他们与美国人的相同之处要多于他们的欧洲邻居。”   尽管整个欧洲都在为防止美国人控制本国的电影业而制订各种政策,比如法国专注于培育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电影;意大利努力培养本国观众看电影的兴趣,但英国制片人始终认为,只要他们找对了配方,就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美国观众心满意足。“英国的政策就是拍摄那种在视觉上和感觉上同好莱坞电影如出一辙的影片。”看看今年金球和奥斯卡奖的得奖名单,你就会知道普特南的观点多么一针见血。   有数据显示,去年一年,英国用于电影制作的投资资金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投资数额的提高反映在电影市场上,一方面是电影票房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重要的电影评奖被英国人夺走。一直被奥斯卡视为客人的英国电影,今年突然有点“反客为主”。比如今年金球奖电影类的奖项英国就占了很大比重,而奥斯卡表演奖的提名名单上,英国演员则几乎占了半壁江山,难怪《西雅图纪事报》惊呼这是一场“英国反击战”。   上一次英国电影在奥斯卡大放异彩是在1982年,大卫?普特南担任制片的《火的战车》打败沃伦?比蒂自导自演的《赤色分子》,赢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项大奖。编剧柯林?维尔兰德在领奖台上振臂高呼“英国人来了!”尽管该片并没有超越1957年大卫?里恩执导的《桂河大桥》赢得7项奥斯卡奖的荣誉颠峰,却成功继承了其开创的英国“跨洋电影”的优良传统。对所有那些曾经深情相信英国电影业必将所向无敌的人来说,柯林?维尔兰德当年的呐喊就是一声集合令,意味着珍藏已久的梦想终于就要实现了。   好莱坞维恩斯坦电影公司负责欧洲业务的副总裁柯林?瓦尼斯说:“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英国电影,尽管文化背景与好莱坞完全不同,但讲故事的方式是完全国际化的。”以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英国电影《女王》为例,它讲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故事,却跨越国界,引起美国观众的情感共鸣。该片共获得6项奥斯卡提名,其中,扮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海伦?米伦在赢得金球奖之后,被视为将会毫无悬念的成为奥斯卡影后。这对她的另两位英国同胞朱迪?丹奇和凯特?温斯莱特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因为她们也是影后的有力竞争者。   5名入围者中有3位来自英国,这在奥斯卡历史上并不多见,更罕见的是一名英国导演执导一部以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的恐怖事件为题材的影片,然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这个人就是保罗?格林格拉斯。在目前仅有的两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中,他以纪实风格拍摄的影片《93号航班》与最擅长政治阴谋题材的美国大导演奥利弗?斯通的《世贸中心》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更像一部炮制出来的灾难片,被奥斯卡抛弃是意料中的事。英国《卫报》说:“如果公正存在的话,赢得奥斯卡的应该是《93号航班》,而不是那部听不懂在说些什么的《通天塔》。”   英国影片《末代独裁》的导演凯文?麦克唐纳也认为该得奥斯卡的是《93号航班》,原因是它是由好莱坞投资的,能保持导演真实客观的个人风格尤其难得。“如果让好莱坞出钱,我的电影也许会和现在完全不同。他们会给你一大笔钱,请大明星,然后会把剧本改得面目全非,谁也不得罪。”   这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外国电影人与好莱坞合作所面临的一个抉择:是入乡随俗、按照好莱坞的规矩办事,还是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点因《女王》获提名的英国编剧彼得?摩根深有体会:“在英国,编剧和导演、制片人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关系密切。他们会共同协商来解决拍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在好莱坞,编剧的地位就差远了,比端茶送饭的小厮高不了多少。显然凯文?麦克唐纳并不想丧失对影片的控制权,他只是将发行交给了美国人,因为美国人更擅长推销。如今, 该片正将扮演乌干达独裁者的英国演员弗雷斯特?惠特克推向奥斯卡影帝宝座。   距离柯林?维尔兰德高呼“英国人来了”已经过去25年,假如今年有人还想这么喊,也许他应该说:“英国人又回来了!”因《丑闻纪事》获得今年最佳编剧提名的英国人帕特里克?马伯尔对《时代周刊》说:“奥斯卡奖是可以伴随一辈子的荣誉,这种荣誉在英国,只有被授予爵士称号的人才享受得到。”   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英国影人“远嫁”好莱坞,比如安东尼?霍普金斯、伊恩?麦凯伦、丹尼尔?戴?刘易斯……毕竟赢得一尊小金人比获得伊丽莎白女王陛下亲自授予的爵士称号要来得容易。   责任编辑/胡晓英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