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伦马特黑色幽默的戏曲呈现.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迪伦马特黑色幽默的戏曲呈现   甬剧虽起源于浙江宁波,却和上海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自《典妻》一举成名后,甬剧越来越受到上海观众的关注。宁波市艺术剧院甬剧团4月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的《风雨祠堂》,是继《典妻》后的又一次大胆探索,也是甬剧将外国名著中国化的首次尝试。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次探索获得了成功。   《风雨祠堂》是根据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名著《老妇还乡》改编而成的。迪伦马特被誉为当代欧洲“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老妇还乡》这部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于1956年上演后,即获得世界性声誉。它在艺术上采用了作者擅长的黑色幽默手法,戏剧效果强烈,在我国曾多次被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著名院团搬演。但此次宁波市艺术剧院甬剧团以中国戏曲演外国故事,劈头就碰到一个如何处理排他性的问题。由于这出戏在剧目的选择上基本做到“对号入座”,就把两种戏剧文化融接的排他性减少到了最低程度,且把两者的可融性也扩展到了最大程度。因此在编、导、演、舞美、音乐的共同努力下,该戏的移植不仅做到移花接木而且是枝繁叶茂,洋为中用而传承了名剧神韵,使作品既忠于原著精神,保留了原著中的思想力量,但又进行大胆的改编,为中国广大的戏曲观众所欢迎。   《风雨祠堂》自始至终充满了风风雨雨。在剧中,作者用中国江南小镇“祠堂”这一象征性的建筑,替代了原作中的“居伦小镇”,突出地表现了封建氏族社会强大的力量。故事被笼罩在以家族血亲作纽带的祠堂里,讲述一名二十年前因与主人家少爷相好、险遭沉塘之灾的丫环变为巨富之后回到镇上复仇的故事。在原作里,贵妇的计划最终得逞,昔日的情人被处死;但甬剧中的夫人则是以破产告终,当人人都在金钱这根“魔棒”的指挥下失去本性要将她沉塘时,年轻教师花儿却不为金钱所诱惑,大难未死的程家传也不计前嫌,最后用金盒子救回了夫人一条命。该剧表面上写的是老妇用金钱来复仇,实际上却揭露了小镇上从族长到百姓如何为金钱出卖守恒多年的道德以及原本纯净灵魂的,进而来凸显金钱“无坚不摧”的力量。虽然这出戏把时代背景放在上世纪民国初年,故事略带荒诞不经,但它所反映的金钱对人性和道德的吞噬,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让观众在涕泪与嬉笑之中获得有益的反思。   戏中的老妇人是丫头出身,曾饱受穷困之苦,可她一旦有了钱,就变得十分残忍,企图为所欲为。这是一个既土又洋的中国式的老富婆。王锦文演的这样一个人物,和她本人的性格以及以往塑造的角色差异甚大,真是一个“温顺小娘子挑战复仇贵夫人”。剧中夫人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因爱生恨,煞费心机,她用金钱作诱饵,把全镇的人都变成了“温柔杀手”。王锦文不负众望,一改《典妻》中扮演柔弱善良的“妻”之形象,融合了一切可以利用和借鉴的戏剧元素,并通过性格化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一心复仇、傲慢冷酷的贵妇人角色,达到了艺术表演服务主题、塑造人物、阐发哲理的境界,也实现了她在获得梅花奖、白玉兰奖之后又一次高难度的自我超越。王锦文的嗓音明亮多变,演唱颇具抒情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将老妇人的变态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也将甬剧的地方特色展示得十分完美。而饰演程家传的沃幸康表演也同样出色,他把一种苦涩的微笑和欲哭无泪的感觉表现得酣畅淋漓。他的好几段唱,唱腔温婉但不失刚毅,字正腔圆又刚健清新。不过花儿这个人物是编剧新增的。这个人物的出现,给全剧增加了中国传统美德的伦理光芒,带来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感情色彩。饰演花儿的青年演员孙丹,唱做都很不错,是一片很美丽的绿叶。   李建平此回在导演手法上仍有大胆突破,为这出戏的成功加了分。甬剧移植迪伦马特的剧作,应该说难度是很大的。但李建平努力将迪伦马特式的黑色幽默中国戏曲化,如以打锣人作为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人物,通过他的几次出场,将全剧有机地串连起来,就是成功的一笔;一块青石板的首尾呼应,也是导演的独具匠心。此外,导演创造性地运用程式化、舞蹈化、风格化的场面,淋漓展示出金钱腐蚀下全镇居民的人性逐渐扭曲。再如第五场戏,各色人等以一种划一的、夸张的、机械的动作,从四面八方阻拦程家传出走。这是一场语言与行动形成强烈对比的戏,人们的语言看似是那么温情脉脉,可参与贵夫人的杀人计划,行动却是群体性的流氓行为,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当然,类似以荒诞的行为方式体现真实的人物心理,融入荒诞派戏剧手法的场面还有多处,均突破了甬剧传统的模式,新奇但并不突兀,乃是一台地道的甬剧。总之,这出戏具有独特的悲喜剧色彩,大致来说是很成功的。值得研究的是戏的结尾,我以为,老妇人再次大难不死,在大段唱腔抒发人生感慨之后,便自己绑着青石板自沉似乎太直白了。如果不用这样实的处理方式,让她以忏悔、无助、迷惑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个即将离去的世界,也许更有意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风雨祠堂》的音乐。甬剧早期曾为“串客”、宁波滩簧,音乐以高亢激越见长。现用交响乐伴奏,在甬剧史上无前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