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音乐分析
[摘要]电影《山楂树之恋》是一部表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文艺片,影片以纯朴清新的风格让观众感受到曾经久违的善良和感动。影片配乐以简单轻盈的风格伴随情节的发展,和影片相映成辉,浑然一体,使得影片的主题和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也将观众的思绪带的更深更远。
[关键词] 配乐 清淡 简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19
2010年9月,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在全国各地隆重上映,影片以返璞归真的风格,娓娓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此片一改张艺谋往日浓墨重彩的调子,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卷在观众面前轻轻地、柔柔地铺开:潺潺的林间小溪、错落的青色山谷、纯真的小伙和姑娘……就这样自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影片配乐特点分析
由著名作曲家陈其钢创作的电影音乐,充满了简洁、素雅、质朴的情愫。音乐以平实的手法穿插于影片之中,没有刻意地哗众取宠,也没有丝毫地喧宾夺主,只是默默地配合着剧情的变化和发展,淡淡地衬托着这段凄美的爱情,使影片的格调更加纯净感人。
陈其钢素以古典音乐创作著称,他的音乐擅长以细腻、内省甚至悲凉的风格为特色。在此片音乐中,他古典主义气质功底彰显无疑,极其低调的旋律中透出精致的美,看似简单的音乐把影片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
影片有配乐的部分只有35分钟,在配器、和声、演唱等方面力求舍去华丽复杂,仅仅用到几件简单乐器且没有复杂旋律,大部分段落都是以筝的低吟、钢琴的耳语以及提琴的抒情为主。从电影开场的筝独奏,到分布在影片中的各个段落,筝的弹拨方式避免了过于缠绵悲伤的情绪,加上钢琴的单音敲击,通过断奏留出空隙,体现了张艺谋要求的音乐呈现出阳光与青涩的质感,到最后慢慢加入了弦乐,用以对悲情的部分稍加渲染, 但是点到为止,避免过分。
在片头中,古筝奏出简单、轻柔的音调,为电影缓缓拉开序幕,配合着青山绿水的画面,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这时依然是古筝悠悠的音调混和着钢琴透亮、纯净的声音,如水滴滴落在心里,清澈纯净,但似乎又有点凉意,散发出一丝冷冷的意韵。当欢欢带着静秋去叫老三回家吃饭的时候,路边开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远远地就听到手风琴伴奏下工友们唱的俄罗斯歌曲《山楂树》。歌声回荡在山谷中,应和着鸟儿清脆的叫声,此情此景不由得把观众的思绪带入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在情节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两人骑自行车、同床共枕、误解、隔河想抱、静秋误解老三、在医院最后告别等,都穿插了音乐来渲染气氛。音乐自始至终延续着清淡、唯美、素雅的调子,基本是以钢琴或筝淡淡的音调衬托着画面。五声调式的旋律柔柔地低声回荡,像一波一波的水晕不动声色地缓慢散开。即使在最感人的段落也没有一丝的张扬和刻意,以至于被情节深深吸引的观众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音乐的存在。
影片中“音乐与剧情已经融为一体,我们自然也会出情入理地把它们作为一个艺术表现单位给予一个完整的审美享受。这种时候往往会‘听不到’音乐,应该说这种‘听不到’是最理想的效果。”[1]音乐完全融入到剧情中去了,达到了音乐和画面同时追求的艺术效果。
二、结尾插曲《山楂树》解析
在影片结尾,全片最煽情的段落,也是观众感情被推倒最高潮的地方,全片唯一的一首插曲――根据俄罗斯同名歌曲重新编曲而成的《山楂树》悠然唱出。俄罗斯歌曲《山楂树》创作于1953年,韵律起起伏伏间,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情――纯真、优美、浪漫。歌曲描写了工厂青年的生产生活和爱情,曲调悠扬潺潺,词语意境深绵,细致地刻画了一个姑娘在山楂树下的烦恼,她要在两个优秀的男青年里,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爱人。
上世纪50年代,这首俄罗斯歌曲传入中国,立即被广为传唱,特别是当时的年轻人,更是为它倾倒和痴迷。隔着一个国界,情是相通的,爱是相通的。他们唱着它,火热的青春里,有着闪亮的幸福和甜蜜、纯洁和质朴,如一株株开满白花的山楂树。
俄罗斯歌曲有着斯拉夫民族乐曲特有的忧郁,小调化的旋律动人,充满忧郁和浪漫。“优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音调,回响在朴素、贫瘠但却自在宽广的俄罗斯大地上,散布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美”。[2]这些充满浪漫情怀的俄罗斯歌曲50年代曾风靡整个中国,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人生,温暖过无数年轻的、充满热情的心灵。正像这句古老的俄罗斯谚语所说的“不是我在歌唱,而是心在歌唱。” 它们在那个革命和坚硬的年代,所尽力保存着心底的人性和柔情。
片中插曲《山楂树》是老三用手风琴拉奏的,手风琴也许是俄罗斯歌曲最适合的伴奏乐器,尤其在拉忧郁旋律时,那金属的簧片声,似乎在轻柔地敲打着观众的心;而在拉欢快旋律时,热烈中又带着些许漫不经心。这些俄罗斯小调乐曲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忧郁,那是痛苦和无奈的沉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