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试卷思品-慧学南通
同学们将节省下来的钱做了些有意义的事,你最欣赏哪种做法?请说明理由。 例20 3.如何打造试题? ◆ 情境创设(鲜活多样、简洁明了、大器实用) ◆有效设问(形式多样、契合情境) ◆ 巧妙呈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关于试题命制 例21 每个人从生命的诞生到个体的发育,都与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密切相关。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 。 (2)精卵结合后产生的受精卵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3)胚胎主要是在母体的 内生长发育,直至出生。 (4)已知有酒窝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图中的父母都没有酒窝,他们的后代有酒窝吗? 。 例22 下图表示某女子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女子体细胞中含有 ▲ 条染色体,其中决定性别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 。 (2)该女子与一男子婚配后,生了一个儿子,其性别决定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精子①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受精卵②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 (3)决定有无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有耳垂由显性基因D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d控制。该夫妇有耳垂,其子无耳垂。则该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 。 例23【2014·江苏扬州·8】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正确选项无需材料情境支撑,情境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例24 互联网思维也逐渐渗透到政治、社会等领域。某省“政务服务网”于近日开通试运行。通过这个“政务超市”,网民可以像逛×宝一样逛“衙门”,省市县三级政府6万余个审批事项均可一网搞定,并使用××宝缴费。为此,省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出:“有些政务网往往成为形同虚设的面子工程,我省如何避免这一现象?”。 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这一现象? 就记者提出的问题,请从公民参与的角度为新闻发言人拟定一份发言提纲。 4.如何设计答案? ◆严密性 ◆开放性 关于试题命制 例25根据材料,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 (2)刘伟出了名,而“出名”也是当今许多人的追求。你认为“出名”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2)如果通过自身的努力,遵守法律和道德,采用正当的手段而出名,这既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样的出名是好的,也是应当鼓励的。反之,则不好。 例26 同学乙:“作为班里的劳动委员,平时小宇对班里的事都很热心,碰到需要搬书、抬水之类的事他总是冲在第一个。一次,放学后,几个同学逃值日,他……” (2)假如你是小宇,遇到同学逃值日应该怎么办?并说明理由。(4分) 本问在评分时按照考生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作了三点说明。 若回答代替同学值日,理由回答合理得2分。理由如:宽容他人、热爱劳动、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集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若回答把那几个同学追回来批评教育并监督他们补做值日,理由回答合理得3分。理由如:宽容是有原则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若回答了前面两个层次中的任意一点,同时回答反思自己作为劳动委员在管理中的漏洞,制定、完善值日与管理制度,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发生,理由回答合理得4分。理由如: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反思自己的责任。考生若仅仅回答第三个层次,得2分。 5.如何打磨美化试卷? ◆内容 ◆形式 关于试题命制 (1)以听证会组织者的角色,围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为听证会“参与者行为规范”补充2条内容。(4分) 试题构成 * * * 试题的区分度是指题目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一般地说,能力高的学生得分高,能力低的学生得分低,试题的区分度就高。题目得分均匀,分不出高低,区分度就低。区分度与试题难度有一定的关系。 试卷的布局应科学、合理,结构良好,充分运用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取长补短,注意发挥每一道题目、各个题组和整卷的测试功能,实现测试的目标,这就是整体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对于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学科知识的考查,要做到既全面考查,又突出重点,用一个哲学原理来概括即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点论和均衡论都是不可取的,这是整体性原则的重要内涵。 组卷时,同一试卷中的各个试题应相互独立,有各自的考查目的,不要出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