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高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高压课件

END 十七、手术治疗:适用于在短期内不能确诊或病因处理,为争取时间,采用上述方法,暂时缓解病情。 脑室引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V-P术) 脑室心房分流术( V-A术) 托氏造瘘术 脑肿瘤切除术 脑血肿清除术 脑脓肿切除术 脑血管畸形切除术 (大骨办)颞肌下减压术 脑疝 !! 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 脑疝是颅脑损伤与颅内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 以及颅内压增高加剧的必然结局,是一种严重的危象。 解剖学基础 颅腔被小脑幕分成幕下腔(容纳小脑、脑桥及延髓)和幕上腔(被大脑镰分隔为左右大脑半球)。 通过小脑幕裂孔有中脑和动眼神经,邻近有颞叶的钩回和海马回。 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称枕骨大孔,延髓与脊髓在此孔处相连,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下端背侧。 解剖学基础图示 枕骨大孔 解剖学基础 图示 枕骨大孔 大脑镰 小脑幕裂孔 小脑幕裂孔解剖图示 枕骨大孔解剖图示 概述 任何颅内占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均可推压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其中某一部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压迫邻近的脑干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 脑疝是颅脑疾患发展过程的最严重情况,因可直接压迫脑的重要结构或生命中枢,如发现或救治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后果或死亡。因此,临床上一旦发现有脑疝体征,应急诊处理。 引起脑疝的常见原因 1.任何引起颅内压力分布不均的病变都可引起脑疝。如颅内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脑积水、各种原因脑水肿。 2.医源性原因指在颅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医务人员的某些处理如腰穿释放脑脊液、快速输液、幕上和幕下压力都高的情况下手术先行幕下减压等导致幕上压力比幕下高从而引起小脑幕切迹疝。 3.诱发因素:在颅内压增高的前提下,下述因素可诱发脑疝的发生:⑴剧烈运动,⑵用力排便,⑶用力咳嗽,⑷快速输液,⑸癫痫。 病因 1. 颅内血肿 2. 颅内肿瘤 3. 脑脓肿 ICP 脑疝 4. 脑积水 5. 各种原因脑水肿 6. 医源性因素:腰穿放液过多诱发脑疝 类型 1. 小脑幕裂孔疝(颞叶沟回疝) 2.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3. 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疝) 4. 小脑幕裂孔上疝(小脑蚓部疝) 5. 蝶骨嵴疝 临床最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幕上的脑组织(颞叶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挤向幕下,称为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钩回疝。 幕下的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椎管内,称为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大脑半球,称为大脑镰下疝或扣带回疝。 类型 不同脑疝示意图 (a)大脑镰下疝 (扣带回疝) (b)小脑幕裂孔疝 (颞叶沟回疝) (c)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疝) 脑疝的模式图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 大脑镰下疝 两种脑疝示意图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 病理 小脑幕裂孔疝是由幕上的脑组织,通过小脑幕裂孔被挤向大脑脚受压造成对侧偏瘫;脑神经损害,如同侧动眼神经麻痹;脑脊液循环障碍,梗阻性脑积水;大脑后动脉受压引起枕叶梗塞等。 脑疝发生使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进行性意识障碍 ●病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 ●对侧肢体轻瘫 1. 小脑幕切迹疝(天幕疝) 颞叶钩回疝 天幕切迹 中 脑 海马回、钩回 疝入的组织 压迫的部位 发生的部位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①颅内压增高: 病人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躁动不安等颅内压增高加重的表现; ②意识障碍: 由清醒逐渐进入嗜睡,甚至昏迷,或由浅昏迷突然发展为中度或深度昏迷系脑干受压,脑血流量减少,网状结构上升性激活系统机能受损所致。 ③瞳孔变化: 最初动眼神经受刺激,兴奋性增高,有一短暂时间的瞳孔缩小。以后患侧瞳孔即逐渐开始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当脑疝终末期时,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不动(动眼神经损害) ④瘫痪: 病灶对侧肢体出现瘫痪,一般表现为轻度的对侧上下肢肌力稍弱和肌张力增高等,系大脑脚锥体束受损害所致。晚期也可呈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系中脑严重受压、缺血、损害网状结构下行性抑制系统所致 ⑤生命体征改变: 初期呼吸深而慢,继之出现潮式呼吸,过度换气或双吸气;晚期呼吸不规律,浅快而弱直至呼吸停止,脉搏先慢而后快,血压先升而后降,系延髓中枢衰竭的表现 ⑥此外 脑干受压还可导致颅内血管受压,牵拉,引起脑干出血、缺血改变。大脑后动脉可被压在小脑幕切迹缘上致枕叶坏死。 3)晚期:又称中枢衰竭期: 意识: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