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脉冲冲洗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中的临床应用.docVIP

高压脉冲冲洗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中的临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压脉冲冲洗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压脉冲冲洗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魏君虎 张军 张炼(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人民医院441001) 【摘要】目的:应用高压脉冲冲洗复杂骨与关节,降低感染率。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9月18例选择高压脉冲冲洗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的手术患者。结果:术后评估优15例,良3例。结论:高压脉冲冲洗系统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手术时间及病程,且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压脉冲;冲洗;复杂骨与关节;临床应用;降低感染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091-01 骨与关节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以往多用反复多次清创,闭式引流等方法,但疗效欠佳,且亦复发,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采用清创使用脉压冲洗伤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14-57岁,平均35岁,慢性骨髓炎4例,骨与关节结核5例,内固定术后感染3例,严重污染3度开放损伤6例。 2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先行常规清创术加病灶清除术,清除肉眼可见明显污染坏死及不健康组织,内固定物视稳定情况决定是否取出,然后采用高压脉冲冲洗对创面进行彻底冲洗(宁波五洲医疗器械生产的一次性创口脉冲系统,WZ-WDS-01、上海麦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高压脉冲系统HPSL),冲洗液视感染类型使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盐水,碘伏盐水,冼必泰,利福平盐水冲洗,再次清创,再次清除冲洗后渗漏的污染坏死组织,然后再次冲洗,冲洗液量在3000-10000ml左右,然后在创面内视药敏结果局部使用敏感药,一期闭合创面,常规放置引流管,视引流物多少术后24-72小时拔除引流管,使用抗生素一周,特殊感染按治疗原则用药。 3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90分钟,平均65分钟,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未见感染复发,术后复查血沉,血常规、CRP逐渐恢复正常。术后评估优15例,良3例。 4讨论 感染是外科中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感染,如前述内固定术后感染,特殊类型感染,如结核、严重污染的创面,处理更为困难,若处理不当,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以往采用清创、闭式引流,大剂量抗生素等运用,疗效欠佳。 我们近2年来采用彻底清创-脉冲冲洗-清创-脉冲冲洗方法治疗骨与关节复杂感染,取得满意疗效。高压脉冲系统通过冲洗泵旋转挤压无菌水管,能产生180次/分的脉冲频率,3.5巴的高压水流,每分钟出水量约为750ml。管路为一次性无菌管路设计,减少了因冲洗而造成的交叉感染,缝合前冲洗明显降低手术感染风险,能有效彻底清除创口污物,缩短清创时间,加快手术进程,减少术后抗生素使用量。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高压脉冲冲洗系统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手术时间及病程,且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洪美,陈卫衡,顾立军,等.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J].中国骨伤,2003,16(10):633 [2]Que L, Topoleski LD. Third-body wear of cobalt-chromium-molybdenum implant alloys initiated by hone and pnly (methyl methacrylate) particles. J Biomed Mater Res, 2000,50(3):322-330 [3]Stannage K, Shakespeare D,Bulsara M. Suction technique to improve cement penetration under the tibial compon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Knee, 2003,10(1):67-73 作者简介:魏君虎(1975.9-),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