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罗生芳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摘 要]文章简述职业倦怠的概念,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与原因,从社会、学校和个体三个层面探讨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倦怠 研究
[作者简介] 罗生芳(1972-),男,壮族,广西都安县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5-0079-03
一、职业倦怠的概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就针对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助人行业中应用。此后,广大学者对职业倦怠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最常被引用的是马斯乐(Maslach)和杰克森(Jackson)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冷漠、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下降,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有研究表明,教育程度高者比教育程度低者更易患职业倦怠,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发展已由规模迅速扩张阶段转向以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为主要任务的内涵建设阶段;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在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高校同质化趋势却日益突显,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与本科相比高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随着改革逐步深入,教师的压力和责任也越来越重,职业倦怠迹象愈加明显。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生理上出现异常,亚健康状态教师增多。具有倦怠现象的个体表现出生理能量慢性衰竭的状态,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身体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深度疲劳、头痛失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肌肉疼痛和僵直、腺体肿胀、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异常现象。
2、心理上出现障碍,情绪衰竭呈多发态势。在认知方面,感受到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将其视为枯燥而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在情感方面,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产生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心理上出现持续的精神不振,内心时感空虚,对他人容忍度降低,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
3、行为上表现出异化,工作热情减退与人际紧张。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缺乏进取心,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对待同事也常常持多疑的态度,对周围的人与事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倦怠个体甚至把问题带到人际上,把这些忧愁和麻烦、压力加诸于家人和朋友身上,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1、消极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学生将是最终的受害者。处于职业倦怠中的教师往往会表现出急躁、疲惫、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减少,对学生的管理也会变得粗放松散,对学生的态度变得冷漠和疏远,甚至会出现粗暴的教育行为。
2、消极影响教师的自身发展。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历经较多的焦虑、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影响,悲观懈怠、责备他人、自我贬损、拒绝新事物等行为也常有表现。
3、消极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倦怠会导致高职教师的观察力、决策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弱化,对学生的关心关注也会下降,甚至可能产生漠视学生的状况。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身心交瘁必然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探析
(一)转型期的社会要求提升,教师角色冲突加剧。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高等教育也必然发生整体性、结构性的变迁,面对社会要求升级、教育改革推进以及生活节奏加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猛然增加。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既要承担教育类型特殊性所带来的教学工作、职场实践和职业声望等压力,又要面临着教育观念、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麦粒肿治疗的临床观察.doc
- 高浓度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doc
- 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应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的可行性分析.doc
- 高浓度葡萄糖和高浓度胰岛素对体外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胞内[Ca2+]i的影响.doc
- 高海拔750kV变电站防晕金具设计及电场分析.doc
- 高海拔、重污染地区带电水冲洗技术探讨.doc
- 高海拔地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doc
- 高海拔地区330kV HGIS设备安装工艺控制.doc
- 高海拔地区公路勘察组织与方法浅谈——甘孜至白玉道路改建工程有感.doc
- 高海拔地区全血粘度主要参数正常参考值的探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