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探讨.docVIP

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探讨 邹学群   重庆南川区人民医院 408400   【关键词】全麻复苏室;全麻术后;复苏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949.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71-02   麻醉复苏室(PACU)用于监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房间。由于麻醉的作用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病理生理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需要PACU加强监护和治疗,减少麻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复苏期。全身麻醉患者通常患严重疾病或接受较大外科手术,临床情况更加复杂,风险更高,尤其是全身麻醉及手术后第一个小时是高风险时段,几乎所有严重并发症都会在这段时间出现,需要复苏室护士与医生密切观察、监测、甚至采取治疗措施,直至确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因此本研究探讨PACU全麻患者的护理工作,引入Steward评分体系作为患者恢复情况的评价依据,为提高PACE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1~2014年我院手术室进行全身麻醉,在PACU进行恢复护理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入复苏室前当班护士应检查各类监护设备及药品物品,使之呈完好备用状态。在手术室和PACU护理工作有一点经验等研究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PACU护理工作的要点。   1.2 仪器和PACU要求   麻醉复苏室与手术室同为层流房间,患者在两者之间运行不超3min,一张床位为一个单元,床单元之间的距离为1.2m-3m。一个单元配置麻醉呼吸机一台,心电图监护仪(带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末CO浓度监测仪),备有动脉测压及中心静脉测压装置、肌松药监测仪、血气分析仪、除颤器等。中心氧供、中心吸引器。中央气温调节22℃ 一25℃,湿度30%-60%。备常用物品及急救车。患者需要进复苏室,手术间麻醉医生提前告知复苏室医生或护士,根据麻醉情况调节好呼吸机模式与参数。   2 护理工作   2.1一般护理   2.1.1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一起送病人至复苏室。连接呼吸机、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末CO2、呼吸节律及每分钟通气量。保持最舒适的体位,保暖。用弹性约束带约束患者的肢体,避免患者在麻醉初醒时躁动无意识的拔出气管插管等管道。   2.1.2常规检查   ①皮肤是否有压痕、受损,尤其是侧卧位、截石位和俯卧位等特殊体位;②查看手术伤口敷料有无渗液渗血,是否固定;③有无引流管,引流管是否夹闭,是否扭曲,连接处是否脱落;把引流管放于床下悬挂,理顺各管道,保持通畅;④查看静脉通道。留置中心静脉管的用注射器回抽查看是否有回血,外周静脉要看管道是否通畅,穿刺处是否肿胀。   2.1.3患者交接   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应向复苏室医生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交接内容:简要病史,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输液、生命体征变化、出血量、尿量、皮肤完好、预计苏醒时间、可能发生问题及特殊情况的交待等。   2.1.4核对患者物品   复苏室护士查看患者所携带的物品,如CT片、X光片、内固定取出物、各种标本(包括作培养、药敏的标本)等。   2.2气管插管的护理   2.2.1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   注意病人头部位置,避免气管插管扭曲、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体征及瞳孔变化;拔出气管插管前后吸尽分泌物,避免流入气管或肺部引起感染和阻塞气道。,同时防止病人因呛咳、挣扎引起支气管和喉痉挛。吸痰前后充分给氧,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咽、喉、口腔。一次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S,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道粘膜。   2.2.2掌握拔管指针   严格掌握拔除气管插管的指征:意识及肌力恢复,根据指令可睁眼、张口、舌外伸、握手等,且握拳有力,上肢可抬高持续10秒以上;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咽喉反射恢复,即吞咽反射存在;鼻腔、口腔及气道内无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生命体征稳定。必须严格掌握好拔管指征,否则极易出现呼吸困难造成严重后果。如果病人意识恢复不理想,又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则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再行拔管。   拔管时床旁备喉镜、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面罩。拔管前先抽出导管气囊内气体,一边给养一边顺着导管弧度缓缓退出。拔管时动作轻柔,拔管后给予氧气面罩供氧,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喉头水肿、声音嘶哑、舌后坠的表现。必要时重新插管。   2.2.3 拔管后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观察呼吸情况,包括胸廓起伏的频率与节律。鼓励病人自行咳嗽排痰。拔管后最容易出现并发症,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见下:①舌后坠病人,呼吸出现鼾音,舌堵塞气道。措施为双手托起病人下颌关节或放置口咽通气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