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Freire到Said谈教师知识分子
從Paulo Freire到Edward W. Said作為知識份子之責任 報告人:魏瑞汶 巴西的教育家和哲學家,倡導批判教育學 有名著作:《受壓迫者教育學》、《希望教育學》 1921年生於巴西,1961年被任命為累西腓大學文化延伸部主任,教導300個甘蔗工人讀寫。 1964年被當成漢奸囚禁,之後流亡玻利維亞、智利 1967年出版第一本書《教育作為自由的實踐 》 1968年出版《受壓迫者教育學》 1969年受邀擔任哈佛大學訪問教授→日內瓦→瑞士... 1979年重返巴西,1980-1986年成人識字計畫 1988年被任命為教育部長 1997年辭世 Paulo Freire生平 身為一個進步主義的教育者,儘管必須「對著」(to)群眾演說,但他也必須從「對著」群眾演說轉為「與」(with)群眾處在同一陣線上。也就是說,必須尊重「生活經驗的知識」。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學習自己生活經驗以外的知識。 “教育是有道理的,透過學習,女性和男性可以改造自己,因為女性和男性都能夠為自己「知」的能力負責,他們能知道他們所知的、不知的。” (弗萊雷,2004年,第15頁) 閱讀,然後寫下對世界的看法,必然包含一種更具批判性的對這個世界的瞭解,並把重新閱讀當做通往「重寫」,改造那個世界的「道路」。 Paulo Freire名言1 除非他人進行思考,否則我不會真正在思考。我就是不能代替他人進行思考,或為了他人思考,或未考慮他人而思考。 唯有當教育工作者思維拒絕「抑制」受教者的思考能力時,才有可能發生教與學的行為。 作為一種民主關係的對話,對我而言,它讓我得以看見他人的思考,也因此不會在孤立隔離中凋萎。 對話具有意義是因為對話的主體,即對話中的行動者,不僅保持自己的認同,也積極護衛它,並因此一起成長。 Paulo Freire名言2 教學不僅僅是教學生學習接收知識,而知識的目的就是學習本身。 只有當受教者透過瞭解事物發生的理由及原因學會去學習,教育才是有用的。 學習,最重要的是要讓受教者主動去發現、去感受學習的樂趣。樂趣是學習的一部分,每個願意學習的人都能獲得樂趣。 學校→學玩 沒有夢想就不會有改變,沒有希望就沒有夢想。 Paulo Freire名言3 愛德華.薩依徳(Edward W.Said) 1935出生於耶路薩冷 以《東方主義》聞名遐邇 文學學者及文化、政治批評家 1963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英美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也曾執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 。 2003年9月25日薩依德病逝於紐約,享年67歲 Edward W. Said生平 知識分子顯然要在最能被聽到的地方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要能影響正在進行的實際過程,比方說,和平正義的理念。 知識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眾以及「為」(for)公眾來代表、具現、表明訊息、觀點、態度、哲學或意見的個人。 知識分子的代表是在行動本身,依賴的是…懷疑、投注、不斷獻身於理性探究和道德判斷的意識。…知道如何善用語言,知道何時以語言介入,是知識分子行動的兩個必要特色。 Edward W. Said名言1 「若要維護基本的人類正義,對象就必須是每個人,而不只是選擇性的適用於自己這一邊、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國家認可的人。」 Said認為言論自由是人權的一部分,而人權的適用不應有不同標準。 並主張:以前後一致的方式維護國際行為標準及支持人權。 他把人權的理想普遍付諸實踐。 堅持言論自由、反對雙重標準 報導:薩伊德向西方文明扔石頭 Edward W. Said的主張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市:巨流。 單德興譯(2012)。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台北市:麥田。 參考文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