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孤独与梦幻的挽歌
比较契诃夫的《海鸥》和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这两部剧作,我们会发现它们在主人公塑造与主题上惊人的相似之处。《海鸥》的背景和氛围是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永恒的忧郁而富有诗意的生活,这种生活的底色所映衬出的是社会表面规则下的私人欲望,是人的微妙的情绪和情感。在剧作中,契诃夫关注的是那些破碎的肉体和心灵,他们沉迷于往事的回忆,为那些无法实现的梦想和未酬的热情而倍受煎熬。在《玻璃动物园》中,威廉斯也旨在描述那些破碎生活中残留的诗意,人物也时常专注于往事和回忆,在他们阴暗的动机和生存策略中,我们看到了灵魂的孤独、遗弃了的希望的残片和褪色的自我怜悯。
与《海鸥》相比,《玻璃动物园》的人物关系相对简单,只有母亲、儿子、姐姐和吉姆四个人物,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看出他们与《海鸥》中人物的渊源关系:两个家庭都没有父亲;儿子(特里波列夫和汤姆)都是未来的作家,他们都无法挣脱家庭的羁绊和社会背景的束缚;母亲(阿尔卡基娜和阿曼达)都是自我中心的女人,只是靠回忆当年的风光来慰藉自己眼前的落寞;都有一个外来的“闯入者”(特里果林和吉姆)唤醒了年轻女主人公(尼娜和罗拉)失意而孤独的灵魂并使之对外部世界产生期待和向往;但随之带给她们的是更大的迷茫和失落。
先看两个年轻的男主人公:特里波列夫和汤姆。在《海鸥》中,特里波列夫和特里果林代表着人生的两极。前者是成名之后的作家,所到之处是鲜花和掌声,是类似尼娜一样的年轻崇拜者们的艳羡和倾慕的对象(虽然在他自己看来成功后的生活并非是那样诱人的);后者是还在艰难跋涉的文学青年,他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但却苦于找不到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形式,周围大多是母亲那样的人的嘲讽和挖苦。这个被母亲称为“基辅的乡下人”和“寄生虫”的青年,几乎与周围的每个人都格格不入,别人也几乎很难理解他的行为和艺术。在他的戏里,那段“人,狮子,鹰和鹧鸪……”的大段台词,只是引起了大家的哂笑,连自己的爱人尼娜也说“你的剧本很难演,人物没有生活”、“缺少动作,全是台词”。在那个被淡淡的忧郁笼罩的庄园里,特里波列夫没有知音,他的内心是孤独的,空有一腔热情却壮志未酬。《玻璃动物园》中的汤姆与特里波列夫的处境有相似之处。他的文学梦想和鞋店仓库、母亲的聒噪以及家庭的郁闷格格不入,“我想停留下来,但总有什么东西在追逐着我”,这是内心的冒险的激情,这种激情如暗潮涌动,使他欲罢不能。他不顾现实生存的尴尬,用电费缴了海员商会会员费。最终因为在鞋盒上写了一首诗而被解雇。与其说汤姆是被迫离开,不如说他是主动告别,与那个生活的泥潭和沼泽主动告别。
特里波列夫和汤姆的内心都有两方面的激情,一是艺术之爱,一是女性之爱。前者在特里波列夫表现为对戏剧的探索,在汤姆表现为对诗歌的狂热;后者在特里波列夫表现为对尼娜的执着爱情,在汤姆表现为对姐姐罗拉深深的眷恋和怜惜。这两种爱可以说是他们在心灵上的两个顶峰,是他们梦幻的根基,也是他们孤独的源头。
特里波列夫渴望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认为“现代的舞台,只是一种例行公事和一种格式……当他们从那些庸俗的画面和语言里,拼着命要挤出一点点浅薄的、谁都晓得的说教来……”。特里波列夫一开始写的那段独白,尼娜先后两次提到,第一次是在第一幕的表演中,我们读后几乎与他的母亲一样的感觉:矫揉造作和莫名其妙。但在最后一幕,当这段独白再从尼娜的嘴里说出时,却让我们有深深震动的感觉,它变成了一首对易逝青春和热情的忧伤的安魂曲。直到此时,我们才理解了特里波列夫和他的艺术。成功后的特里波列夫并没有从孤独和忧郁中走出;他始终害怕陷入艺术的陈规旧套,对自己也越来越不满意,因为他发表的和他理想与梦幻中的东西是不同的,别人也无法理解他。他依旧是一个失败者和失意者。爱人尼娜的最后出现加速了特里波列夫的这种幻灭感,最终,他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特里波列夫先后自杀过两次,如果说第一次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艺术遭到误解和嘲讽,那么第二次,则是艺术与爱情的双重幻灭,而且,这次的艺术幻灭不再仅仅是不被人理解,而是对无法企及的艺术理想彻底地绝望。但,特里波列夫自杀的枪声是不妥协的,他宁可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被庸俗的现实和艺术溅一身污浊的泥点。这最后的一枪,是绝望,更是对抗。
《玻璃动物园》中的汤姆是个诗人,在仓库工作清闲时就偷偷地躲进盥洗室写诗,而且被人称为莎士比亚。但汤姆的性格特点,更多表现为他的诗人气质与现实的格格不入。他虽然表面上昏昏噩噩,但内心多愁善感,热血沸腾,“每当我拿起一只鞋,想到人生的短促和自己无所作为就感到不寒而栗”。和特里波列夫一样,汤姆对自己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我自己知道,我知道,我现在所做的和我想要做的有多大距离!”两个人在苦心经营的同时,都感到了精神上的孤苦无依。汤姆对罗拉的爱是姐弟之爱,这有别于特里波列夫和尼娜。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敢于承受 勇于担当.doc
- 感触贝克特《终局》的节奏.doc
- 感触来自德克萨斯的静电.doc
- 感情的真 旋律的美.doc
- 感人肺腑的《隐形的翅膀》等.doc
- 感受美国“演讲”.doc
- 感人的“无言诗篇”.doc
- 感受莫斯科地铁.doc
- 感受欧洲文明.doc
- 感受岁时的金陵.doc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