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格雷厄姆#8226;格林的精神生态关怀.docVIP

解读格雷厄姆#8226;格林的精神生态关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格雷厄姆#8226;格林的精神生态关怀   [摘要]人类精神世界的拯救是精神生态关怀的具体表现。《恋情的终结》围绕着本德里克斯和萨拉的精神层面,即感情纠葛展开,本德里克斯对萨拉的激情、怨恨,萨拉内心的挣扎、对本德里克斯深沉的爱都刻画得令人动容。小说在格林自传式的叙述中探讨“爱的救赎”这一走出精神生态困境的途径,体现了格林的精神生态关怀,以期达到精神生态的和谐,进而实现生态整体和谐的深层次探索。   [关键词]《恋情的终结》 爱情 救赎 精神生态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44      随着当今社会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人类社会中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正在向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蔓延。生态的思考(Ecological thinking)和生态的理解(Ecological understanding)成为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生态思潮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存在危机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是人类对防止和减轻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表现,是在具有社会和自然使命感的人文学者对拯救地球生态的强烈责任心驱使下出现的。   生态学认为,人不仅是自然性的存在,是社会性的存在,人同时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因而,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外,还应有“精神生态”的存在。如果说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1]中国学者鲁枢元也指出,精神生态在人类世界中的位置,就像爱情在男女世界中的位置。尽管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仍然可以画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即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2]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生态主要研究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类精神世界的拯救是精神生态关怀及生态整体和谐的具体表现。   格雷厄姆#8226;格林(1904-1991),英国名作家,曾获得二十余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尊为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格林于1904年出生于伯克汉斯泰德,192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内心人》,但直到1932年《斯坦布尔列车》一书问世,评论界才开始承认他的作品。格林的作品兼具艺术性和娱乐价值,曾出版长篇小说《布赖顿硬糖》(1938)、《权力与荣耀》(1940)、《问题的核心》(1948)、《恋情的终结》(1951)、《沉静的美国人》(1955)、《我们在哈瓦那的人》(1958)、《人性的因素》(1978)(以上皆有中译本)等,另有短篇小说集、游记、随笔、剧本、自传、童话等多种。此外,格林非常善于在小说中运用侦探小说、间谍小说的元素以吸引读者,故事简洁有力,幽默生动,毫不艰涩,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多次被改编为电影。格林是一名天主教徒,但对人性中的不完美的描写却毫不隐讳,在小说中十分注重探讨精神生态危机,体现精神生态关怀,最关注爱的挣扎和救赎。   《恋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Affair)是格林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小说家莫里斯#8226;本德里克斯因为创作需要结识了政府公务员亨利#8226;迈尔斯的妻子萨拉。两人在被法西斯的闪电战摧残着的伦敦开始了一段恋情。他们的爱情故事与我们时代的经典似乎相去甚远。迫于残酷战争的社会背景,即使爱在浓时,两人也只是在灯火管制的伦敦小公寓里终日厮守,偶尔闹闹小情绪,情人间的缠绵悱恻而已。本德里克斯虽然因为腿跛而没有参军,但却在一次空袭中险些丧命,而萨拉居然就自此离他而去。分手时她对本德里克斯说:“你不用这么害怕,爱不会终结。不会只是因为我们彼此不见面……” 究竟萨拉是另有新欢,还有别有隐情?在嫉妒和痛苦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本德里克斯终于决定雇佣私家侦探帕基斯,让他跟踪萨拉,找出真相。嫉妒的情人,无能的丈夫,捉摸不定的妻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看起来似乎颇为老套,但与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之情,而是在格林自传式的叙述中探讨“爱的救赎”这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体现了格林的精神生态关怀。   一、格林和凯瑟琳“爱”的救赎   精神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在个体思维和内环境生态中实现人自我身心内外的生态和谐。《恋情的终结》是格林从自己与一位富有的美国农场主的妻子凯瑟琳#8226;沃尔斯顿的恋情中获得灵感而创作成功的。格林的传记作家诺曼#8226;谢里将他们的这段恋情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恋情”。[3]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42岁的格林遇到了凯瑟琳,随后两人陷入堪比世界大战一样惨烈的爱欲之中。当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了甜美与悲伤,欲望与嫉妒,满足与绝望之后,格林难以抑制心底的感情,决定把它写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