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PPT
案例;第七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2.初步掌握学前儿童典型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及防治办法。
[技能目标]
1.提高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
2.掌握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相关技能、技术运用于幼儿园实践。;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人际关系融洽
4.行为统一协调
5.性格特征良好;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活动过度问题 :
多动症
与品行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攻击性行为
儿童说谎
儿童偷窃
与语言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发展性语言障碍
儿童口吃
;习惯性问题—儿童咬指甲
咬指甲在3—6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多发年龄在11—13岁间,顽固者可能形成终身顽固习癖。
原因:
(1)主要与儿童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关
(2)模仿;预防和治疗
(1)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在指甲上涂苦药
(4)对于较严重的患儿,可采取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
;厌恶疗法:在童年时期,儿童养成了吮手指或咬指甲的怪癖,我们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和娇正。如在儿童手指上涂上黄连水或辣椒水,使其感受到咬指甲或吮手指的苦痛,从而中断该行为。
负性活动练习:规定患儿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吮、咬手指,直到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使其慢慢改悼这一顽癖(注意进行时,应要求患儿洗手)
; 情绪障碍
1.恐惧不安
儿童对特定的事物如动物、人或某些物品或情景所产生的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这一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2)恐惧是一种共鸣
(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防治措施:
(1)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各种自然现象,懂得一些粗浅的科学道理。
(2)禁止恐吓、威胁儿童
(3)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培养其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恐惧心理。
(4)必要时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等一类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治。
;
2.暴怒发作
儿童暴怒发作是指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扯自己的头发或衣服,以及其他发泄不愉快情绪的过火行为。有部分儿童表现程度比较严重,发作过于频繁,成为一种情绪障碍
;防治:
(1)应从小培养他们讲道理、懂道理的品质,不要过于溺爱和迁就儿童。
(2)从小培养儿童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3)对于少数暴怒发作行为较为严重的儿童,应该给予行为治疗。
;活动过度问题 —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是多动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故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症状
该症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在儿童行为问题中颇为常见。多动症一般在幼儿3岁左右就会起病,通常男孩多于女孩。
;病因
多动症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很复杂,一般认为,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脑组织器质性损害、神经生化因素、铅中毒或食品添加剂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多动症。
治疗
调整家庭环境,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恰当的教育,可减轻患儿的精神压力。要多鼓励、多表扬,不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千万不能歧视他们。
;
严格作息制度,增加文体活动。帮助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律生活,鼓励他们多参加小组或集体的活动,引导他们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加强其动作的练习。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主要是训练儿童采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是通过特定训练程序,减少儿童过多活动并纠正不良行为。
饮食治疗是在食物中尽量免用某些人工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盐等。
;与品行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1.儿童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侵犯他人身体,二是毁坏物品,撕、扔、踩东西。三是言语攻击。
;
原因:
疏泄情绪,保护自己。
观察模仿的结果。
家教不当。
防治措施:
改变不当的家教方式。
园所要调整好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干预儿童的侵犯事实。
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2.儿童说谎
儿童到了三四岁以后,一般都有说谎的行为。说谎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类。
如果幼儿通过说谎达到了目的,则无形中起了强化作用,久而久之,说谎就会成为一种顽习,即使在没有必要说谎的时候也会编造谎言,从而构成严重的品行问题。
;
教育策略:
教育儿童诚实做人。
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气氛。
成人言传身教。
帮助减轻和消除其心理紧张。
及时揭穿儿童的谎言,不让其得逞。;言语障碍——口吃;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