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蛋白质化学——2.氨基酸PPT
第2章 蛋白质化学;第二节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结构单元,已由蛋白质的水解得到证明。
蛋白质被酸、碱和酶水解,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氨基酸。;1).酸水解
方法: 6 mol/L HCL或4 mol/L H2SO4 ,回流煮沸20小时左右,或加压于120℃水解12小时。
优点:水解彻底,水解的最终产物是L-氨基酸,没有旋光异构体生成。
缺点:色氨酸全部破坏、丝、苏、酪氨酸部分破坏, Asn、Gln脱酰胺。;2).碱水解
? 方法: 6M NaOH煮沸10-20小时。
? 优点: 色氨酸不被破坏。
? 缺点:水解产生的氨基酸发生旋光异构作用,产物中有L-,D-型两类氨基酸, Arg脱氨生成鸟氨酸和尿素。;蛋白质;基本氨基酸的名称与符号;20种氨基酸的发现年代表;一个小故事保你记住所有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中只有20种基本氨基酸是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且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通式。 ;氨基酸不同在于R基团就不同;;(二)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分类;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醇类氨基酸;1. 中性AA(1个-NH3+和1个-COO-);1. 中性AA(1个-NH3+和1个-COO-);天冬氨酸 (Asp,D);3. 碱性AA(2个-NH3+和1个-COO-);极性AA;氨基酸的极性分类总结;必需氨基酸(8种) :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Ile, Met, Val, Leu, Trp, Phe, Thr, Lys
半必需氨基酸(2种) :指人体可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特别是婴幼儿)His组,Arg精
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可以合成的氨基酸:其余十种。
;需搭配膳食以保证营养均衡;旋光异构体: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旋光性除外)
相同, 生物功能不同;氨基酸有D-型及L-型;L-和D-型氨基酸的判断(看CAR的走向);Thr含两个手性碳原子,有4 种立体异构体,分别称为D- 、L-,D-别-、L-别-氨基酸。 ;半胱氨酸(Cysteine)和胱氨酸(Cystine);胱氨酸有三种立体异构体:L-胱氨酸、
D-胱氨酸、
内消旋胱氨酸。;氨基酸的旋光性受溶液的pH影响很大,因为在不同条件下氨基和羧基的解离状态不同。;氨基酸的构型
除甘氨酸之外,所有的氨基酸都存在L-型和D-型分子构型
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分子
氨基酸的旋光性
除甘氨酸外,氨基酸均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都具有旋光性。
比旋光度是氨基酸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重要依据;(四)重要的不常见氨基酸;修饰氨基酸;胱氨酸(Cystine) :广泛地存在于蛋白质中,由两个Cys的巯基氧化脱氢形成的二硫键连接而成。;(1) L-α-氨基酸的衍生物
L-瓜氨酸和L-鸟氨酸是合成精氨酸的中间产物。
;(2)D-氨基酸
D-Phe是短杆菌肽S的组分, D-Glu存在于肽聚糖中。; H2N-CH2-CH2-COOH H2N-CH2-CH2-CH2-COOH;硒代半胱氨酸;2000年5月24日《Science》上同时发表的2篇论文,表明在某些古细菌和真细菌中,通常作为终止密码的UAG编码了第22种氨基酸——吡咯赖氨酸。;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形态:均为白色结晶或粉末,不同氨基酸的晶型结构不同。
溶解性:一般都溶于水,不溶或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在稀酸和稀碱中溶解性好。
熔点:氨基酸的熔点一般都比较高,一般都大于200℃,超过熔点以上氨基酸分解产生胺和二氧化碳。;2. 氨基酸的光吸收;紫外吸收;3. 氨基酸的酸碱性质与两性解离;氨基酸解离方式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天冬氨酸;氨基酸的解离与其pK;氨基酸的滴定曲线;;HCHO;α?COOH的pK值在2.0左右,
当pH3.5,α?COOH以α?COO- 形式存在。
α?NH2的pK值在9.4左右,
当pH8.0时,α-NH2 以α?NH3+ 形式存在。
pH值在3.5-8.0范围内时,氨基酸是两性离子存在;(1). 由α-NH2与-COOH共同参与的反应
茚三酮的颜色反应
成肽反应
(2). α-NH2参与的反应
与亚硝酸反应
与甲醛反应
酰化反应
烷化反应
西弗碱反应; 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溶液共热,引起氨基酸脱氨、脱羧,生成蓝紫色化合物(Pro呈黄色),最大吸收峰在570nm( Pro 440nm)处。由于吸收峰值与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正比关系,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精选15篇) .pdf VIP
- 产业园物业管理方案.pdf VIP
- 《教室不乱跑》课件.pptx VIP
- 适合一个人看的欧美电影.pptx VIP
- 广州视声集团K-BUS-设计手册.pdf VIP
- 数字集成电路:第2章 制造工艺.ppt VIP
- 第八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ren体彩绘教学幻灯片.ppt VIP
- 海马普力马PREEMA 1.8L、1.6升 电路图07-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pdf VIP
- 随附文件自查表(GB9706.1-2020).xlsx VIP
- 《客户服务与管理》(李清文)718-1教案 第9课 了解客户投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