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章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PPT
;第一节 糖尿病;流行特征;流行特征;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近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发族群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尽管1型糖尿病儿童多见,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正在不断增加。
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男婴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重在预防;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
;冠心病;诊断标准;营养代谢特点 ;营养代谢特点;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源物质和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中枢神经系统几乎只能依靠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供能。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肝中葡萄糖激酶和糖原合成酶下降,肝糖原合成减少;碳酸化酶活性加强,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作用也增强;转运入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葡萄糖减少,这些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肌肉中磷酸果糖激酶和肝组织中L-型丙酮酸激酶合成减少,糖酵解减弱,肌糖原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还原型辅酶Ⅱ(NADPH)生成减少,磷酸戊糖途径减弱。;营养代谢特点;脂类代谢
正常人的脂类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脂肪被吸收后,一部分在心肌和骨骼肌经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产生能量;
部分转化为体脂贮存;
部分经肝组织转化为酮体,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心肌、骨骼肌、肾、肾上腺和脑组织彻底氧化供能。
正常人血液循环中仅有微量酮体,并不积聚为酮血症。
糖尿病患者由于磷酸戊糖途径减弱,还原型辅酶Ⅱ生成减少,脂肪合成减少。
由于肝糖原合成和贮存减少,在前脑垂体和肾上腺激素调节下,脂肪自脂肪组织转入肝脏沉积,导致脂肪肝。 ;脂类代谢;脂类代谢;营养代谢特点;营养代谢特点;维生素代谢 ;营养代谢特点;矿物质代谢 ;营养治疗原则 ;营养治疗原则;营养治疗的目的 ;营养治疗原则 ;营养治疗原则;1. 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量: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
能量的供给根据病情、血糖、尿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确定。
能量摄入量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又称为标准体重)为宜。
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故应减少能量摄入,使体重逐渐下降至正常标准值的±5%范围内,以配合治疗。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消瘦者,能量摄入量可适当增加10%~20%,以适应病人的生理需要和适当增加体重。 ;病人实际测量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
根据病人的体型和理想体重,估计每日能量供给量。
体重是评价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本指标,最好定期(每周一次)称体重,根据体重的变化及时调整能量供给量。
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量,消瘦者适当增加能量摄入量,以维持实际体重达到或略低于理想体重。 ;2. 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若供给充足,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预防酮血症。
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刺激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和改善葡萄糖耐量。
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增加胰岛负担。
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甚至可以高达65%,但不宜超过70%,一般成年病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350g,相当于主食250~400g。 ;2.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不同,血糖升高幅度也不同,其影响程度可用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来衡量。
一般而言,血糖指数越低的食物对血糖的升高反应越小,但是食物中糖类的含量并不是影响血糖指数的唯一因素,进食速度、食物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和脂肪的含量、胃排空速度、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膳食中食物的种类及食物中有否阻碍消化吸收的因子等,都会影响食物的血糖指数。 ;2.碳水化合物;2.碳水化合物;3.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3.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3.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4. 适量的蛋白质 ; 5. 充足的维生素 ;5. 充足的维生素; 6. 合适的矿物质 ;7. 丰富的膳食纤维 ; 8. 合理的餐次与营养分型治疗? ;糖尿病膳食应因人而异,强调个体化,根据病情特点、血糖尿糖的变化,结合血脂水平和合并症等因素确定和调整能源物质的比例,即进行膳食分型;
在不违背营养原则的条件下,选择的食物与烹调方法应尽量顾及病人的饮食习惯。 ;食物选择 ;食物选择;特殊情况及并发症处理 ;特殊情况及并发症处理;特殊情况及并发症处理;特殊情况及并发症处理;第二节 痛风;概念;分类;痛风多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