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日用化学品PPT
日用化学品;目录; 化妆品
本章要点:
化妆品工业是一门新兴的精细化学品工业,世界年产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在精细化学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教学上力求使化妆品的有关科学原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对化妆品的科学原理和生产工艺有较详细的了解。
本章教学内容涉及有: 化妆品基础理论、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化妆品生产工艺等。
学时:
参考文献:
[1] 王培义. 化妆品—原理、配方、生产工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第一节 绪论 ;2、作用
化妆品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清洁作用;
保护作用;
营养作用;
美化作用;
防治作用。 ;三、化妆品生产、销售和发展
1、国际
世界总销售额超过千亿美元。美国占近40%,其主要生产厂家有保洁、吉利、高露洁—棕榄、强生、雅???兰黛、雅芳、露华浓等;欧洲占38%,其主要生产厂家有欧.莱雅、伊夫.劳伦、克丽丝汀.迪奥、夏奈尔、赛洛非、高级时尚精品集团、汉高等,日本约占17%,其主要生产厂家有资生堂、波拉、花王、嘉娜宝、高丝、狮王等。 ;2、国内
最早出现规模生产的是在1830年,发展高峰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主要生产厂家有上海家化、保洁、利华、丝宝等。销售额超过500亿人民币。
各国化妆品发展重点有所不同:美国—发用、洗涤、防晒等化妆品;日本—中草药、生物化妆品;法国—香水。;第二节化妆品与皮肤学;
棘层:是表皮层最厚的一层。
基底层:细胞增殖能力强,是表皮细胞各层细胞的生成之源。黑色素细胞分散于该层,它具有防止日光照射至皮肤深层的作用。
2、真皮
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组成程度结缔组织与纤维束间的无定形基质组成。对皮肤的弹性、光泽和张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的变性或断裂导致皮肤的松弛。
真皮是血管、淋巴管、神经及皮肤附属器管等的支架,为皮肤物质代谢的分子,是对抗外伤的第二道防线。
3、 皮下组织
由结缔纤维束和大量脂肪组织所构成,又称皮下脂肪组织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毛囊等。
;4、附属器管
汗腺:分为小汗腺、大汗腺。小汗腺具有调节体温、柔化角质层和杀菌作用,大汗腺不具备调节体温作用,是带有气味的腺体。
皮肤腺:位于真皮内,分布全身,分泌皮脂,皮脂具有杀菌、滋润皮肤和毛发作用。
指趾甲毛发等。;二、皮肤的功能;三、皮肤颜色;四、皮肤的pH值;六、皮肤的老化;第三节 乳状液理论 ;一、乳状液的类型、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
测定方法;二、影响因素;三、乳液的稳定性;3、界面电荷 界面电荷的来源有三个;即电离、吸附和摩擦接触。界面电荷的存在能防止液珠聚结,另一方面,使界面膜分子排列得更紧密,提高界面膜强度,从而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 ;乳状液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方面,才能保证稳定性的条件,避免不稳定的因素,使乳状液更稳定。;根据stokes定律,一个刚性小球在粘性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可用下式表示:;破乳;2、离心法;五、多重乳状液 ;在化妆品中较广泛采用的乳状液有两种类型:;
多重乳状液的制备方法有:
一步乳化法:在油相中先加入少量水相制成W/O型乳液,然后再继续加水使之转相得到W/O/W型多重乳状液,为了使转相容易,需强力搅拌。
两步乳化法:第一步是先用亲油性乳化剂制备W/O型乳状液,然后将该乳状液滴加到含有亲水性乳化剂的水相中,即可制得W/O/W型复合乳状液。;六、微乳状液;微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和步骤:;七、化妆品配方设计;(2)油相所需HLB值 其值同样具加和性。;2、配方设计原理及步骤;(4)确定水相组分和用量;
(5)最后确定乳化体配方。
常用乳化剂对:
O/W型 Tween—span
span—蔗糖脂肪酸酯
十六醇硫酸钾—十六醇
硬脂酸钾—单硬酯酸甘油酯
W/O型 span—Tween
蜂蜡硼砂皂—双硬脂酸铝
蜂蜡硼砂皂—三聚甘油异硬脂酸酯
硬脂酸钙皂—双硬脂酸铝
硬脂酸钙皂—丙二酸硬脂酸酯; 第四节化妆品原料;化妆品原料的发展影响和推动化妆品工业的发展,目前化妆品原料以发展到数千种。; 植物性油脂 有蓖麻油、棕榈油、杏仁油、橄榄油等。皮肤对植物性油脂吸收较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