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电解质紊乱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水、电解质紊乱PPT

体液分布与代谢紊乱的关系示意图 总体液 (60%体重) 细胞内液(40%) 细胞外液(20%) 组织间液(15%) 血 液(5%) 机体内环境 体液量 体液质 酸碱度 水代谢紊乱 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脱 水 概 念:体液量明显减少(丢失体液量超过体重的2%以上),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变化的一种病理过程。 按血浆渗透压的高低,脱水分为以下三型: 血浆渗透压 血清钠浓度 (mmol/L) (mmol/L) 低渗性脱水 失钠>失水 <280 <130 髙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 >310 >150 等渗性脱水 水钠成比例丢失 280~310 130~150 类型 水钠的丢失 (一)低渗性脱水 1、特征(定义) 失钠多于失水 血清钠浓度 < 130 mmol/L 血浆渗透压 < 280 mmol/L 2、原因 “失钠多于失水” 不同途径丢失体液后,只补水未补盐 ! ⑴消化道丢失体液:严重呕吐、腹泻、肠瘘、胃肠减压、胆瘘 ⑵皮肤丢失体液: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 ⑶肾性失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 ①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②长期使用排钠利尿剂;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醛固酮分泌不足(如 Addison 病);④药物引起的渗透性利尿; ⑤慢性肾间质疾病,影响钠的重吸收。 失钠>失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外液流入细胞内 细胞水肿 血容量 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 减少 ADH↓ 肾小管对 水重吸收↓ 无口渴感 中枢NS功能紊乱 细胞低渗 早期:尿量↑ 晚期:少尿无尿 外周循环衰竭: 血压降低、血液浓缩、休克 低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 细胞外液 3、对机体的影响 组织间液 明显减少 脱水体征: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 醛固酮↑ 肾小管对钠重吸收↑ 尿Na↓ 血 浆 组 织 间 液 细 胞 内 液 低渗性脱水体液丢失部位 正常 水平 4、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避免不当处理。 (2)恢复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3%)盐水。 (3)抗休克,纠正酸中毒。 去除病因 补足钠盐 先盐后糖 禁止单纯使用葡萄糖溶液! (二)髙渗性脱水 1、特征(定义) 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度 > 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 > 310 mmol/L 2、原因 “失水多于失钠” ⑴饮水不足 又不断丢失水分 水源断绝:旱灾、迷路 不能/不会饮水:频繁呕吐、昏迷、婴幼儿 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脑血管意外 ⑵丢失水分过多 或 失水多于失钠 皮肤、呼吸道丢失:大汗、高热、酮症酸中毒、通气过度、缺氧等 肾丢失:尿崩症、渗透性利尿 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 在上述情况下,机体每天还将通过肺和皮肤丢失水分,而使得“失水多于失钠”,故易发生高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内液流向细胞外 细胞脱水 血容量减少不明显 细胞外液 减少不明显 ADH↑ 肾小管对水重吸收↑ 口 渴 脑出血 脱水热 中枢NS功能紊乱 醛固酮分泌不增多 尿量↓、尿Na↑ 晚期及重度:尿Na↓ 早期:血压不降低 晚期:外周循环衰竭 主动饮水 髙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 细胞内液 3、对机体的影响 髙渗性脱水体液丢失部位 组 织 间 液 细 胞 内 液 血浆 正常 水平 4、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补水为主,补钠为辅:以5%葡萄糖溶液为主,适当补充一定量的含钠溶液。 去除病因 补水为主 适量补钠 先糖后盐(2份5%葡萄糖 + 1份生理盐水) (三)等渗性脱水 1、特征(定义) 水钠按等渗比例丢失 血清钠浓度 130~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310 mmol/L 2、原因 “水、钠按等渗比例丢失” 各种途径丢失了等渗体液时,在短时间内均可引起等渗性脱水 ⑴肠液丢失:腹泻、小肠瘘、小肠梗阻 ⑵血浆丢失:大面积烧伤、大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