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黔之驴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 十八 黔之驴
【课内阅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
①蔽林间窥之 ( ) ②稍出近之 ( )
③以为且噬己也 ( ) ④益习其声 ( )
2.与“驴不胜怒”的“胜”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
A.美不胜收 B.百战百胜 C.引人入胜 D.不胜其烦。
3.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驴)以入。 B.至则无可用,(驴)放之山下。
C.(虎)以为(驴)且噬已也,甚恐。 D.然(虎)往来视之,觉(驴)无异能者。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作答)
6.“稍出近之”、“稍近益狎”两句中的“稍”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字对表现“老虎”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升】,。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叉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东海有鳌①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②云,没而下潜于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日:“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概天,或游而西。群蚁日:“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③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选自《群蚁观鳌》)
【注释】①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②干:动词,冲入。 ③封壤:蚂蚁洞外
面的土堆,也叫蚁冢。
7.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好事者船载以人( ) (2)稍近益狎( )
(3)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 ) (4)逍遥封壤之巅(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甲文中驴与老虎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甲乙两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版】2015-2016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第8课《生于忧患_死于安乐》(共36张PPT).ppt
- 【上海版】2015-2016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3课《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共30张PPT).ppt
- 【上海版】2015-2016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4课《问说》(共18张PPT).ppt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考点集训11物态变化.doc
- 【上海版】2015-2016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第6课《生命之线》(共18张PPT).ppt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考点集训16浮力.doc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考点集训13运动和力.doc
- 【上海版】2015-2016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件:第28课《变色龙》(共30张PPT).ppt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考点集训14二力平衡.doc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考点集训21电功和电功率.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黔之驴练习(含答案)2.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三个太阳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三个太阳阅读练习(含答案).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童年的朋友练习(含答案)2.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童年的朋友练习(含答案)1.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童年的朋友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三个太阳练习(含答案)1.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童年的朋友阅读练习(含答案).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录音新闻反馈练习(含答案).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童年的朋友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