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黔之驴同步测试.docVIP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黔之驴同步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黔之驴同步测试

黔之驴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__________ (2)蔽林间窥之 __________ (3)益习其声 __________ (4)稍近益狎 __________ (5)技止此耳 __________ (6)驴不胜怒 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蔽林间窥之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3.请你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虎 大 骇,远 遁,以 为 且 噬 己 也,甚 恐 (2)稍 近 益 狎,荡 倚 冲 冒,驴 不 胜 怒,蹄 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要求填空。 (1)《黔之驴》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__________》。 (2)《黔之驴》这则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你分别从“虎”和“驴”的角度揭示本文的寓意。 ①从虎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驴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蔽林间窥之 ( ) (2)远遁 ( ) (3)以为且噬己也 ( ) (4)蹄之 (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驴不胜怒,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寓言寓意深刻,文中蕴涵的三个成语含义丰富,请写出这三个成语,并解释它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会有怎样的想法呢?请发挥想像,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 驴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比拼——做一做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0~13题。 大鼠 蒲松龄 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啻(chì):仅;只。⑤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