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建国以来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
2.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换
3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方面取得巨大进步,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 建国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取得巨大变化及其原因
三.学习难点 建国以来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变化的原因
四.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文化娱乐)两方面, 1987 年的中共十三大制定了 20 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蓝图,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初步进行小康阶段的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从贫困走向小康
1.新中国初期:人民生活相当艰苦。
2.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进展缓慢。
3.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由脱离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 讨论: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1 )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充实,家庭收入增加。
2 )勤奋劳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爱岗敬业,现在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物质生活的变化
一、中国近现代服饰方面的变化(三大阶段)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二、中国近现代饮食方面方面的变与不变
(1)中餐——四大菜系
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
口味特点
鲁菜
山东(济南、胶州)
清香、鲜嫩、味纯
粤菜
广州、潮州等地
鲜、嫩、爽、滑
川菜
四川(成都、重庆)
味浓、重辣
淮扬菜
扬州、淮河流域一带
清淡、味甜
(2)西餐
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答: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三、中国近现代房屋建筑(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传统建筑 北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 北京西站
新式住宅 “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2.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时事新闻、国家大事
电视,网络等
(2)你家是如何过春节的
(3)自主探究: 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观念的
五.小结
物质主宰生活但物质不能主宰灵魂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3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与分布第3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知识梳理型课件2(共37张PPT).ppt
-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地理).doc
- 白居易《草》课堂实录.doc
- 白居易《草》教案1.doc
- 短文两篇之《蝉》教案.doc
- 福建省三明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doc
-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3节《世界的地形》检测单(世界的地形).doc
- 福建省福鼎市十校联合体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地理).doc
- 福建省龙岩小池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地理).doc
- 福建省龙岩一中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地理).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第2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学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