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汉唐盛世(第5课时)教案 (人教版).docVIP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汉唐盛世(第5课时)教案 (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汉唐盛世(第5课时)教案 (人教版)

第四单元 第二课 汉唐盛世(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汉唐文化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的表现。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绚丽多姿的汉唐文化成就有整体印象并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完成:角色扮演的确定;角色问题的设计;课前的操练;有关“汉唐文化成就表”的设计。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叙述]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将有许多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出现,我们先来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掌声有请。 [活动]角色1: 手握一卷史书道:“后人称颂我写的史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角色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角色3:“我是唐僧,不是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师傅唐僧,但我的确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天竺)取得真经(佛经)。我到底是谁?” 角色4:“我小时侯练字可勤奋了,家门前池塘里的水都被我毛笔的墨汁染黑了……” (学生讨论后作出判断并回答) [承转] 司马迁、李白、玄奘、王羲之都是汉唐时期的文化名人,他们分别在史学、文学、宗教、艺术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和成就,今天我们将分别请学史学、文学、宗教、艺术小组中的代表,带领大家感受盛世时代里的盛世文化。(教师分出史学组等若干小组) (新课教学) [活动]史学组叙述与提问: 司马迁,西汉夏阳人。幼年时就读了很多书籍,20岁开始到各地游历,寻访历史古迹,收集历史资料,考察各地的民俗风情和经济情况。35岁时,汉武帝派他四川、云贵一带,了解少数民族的情况。他还常随汉武帝出外巡行,收集到许多材料。后来,他做了太史令,又阅读了皇家保存的图书典籍,从中整理出许多有用的史料。42岁开始写《史记》。六年后司马迁为战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受了重刑。出狱后,不顾身心的痛苦和屈辱,以非凡的毅力完成了《史记》。 听完了故事,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1)司马迁生活在什么时期?《史记》采用了什么体例?记录了哪些史事? (2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点评]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大家回答的很好。第二个问题比较宽泛,大家觉得不好回答。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它在史学上的地位;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它在文学上的价值。 [总结]司马迁的《史记》包罗广泛,体大精深。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二三千年的历史。它不仅写远古、近古,也写现代、当代;不仅写中原、华夏,也写边疆、外国;不仅写政治、军事,也写经济、文化;不仅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从史学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先河;从文学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自述写书目的是: [投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承转]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数量之多,题材之广,写作技巧之高,思想内容之丰富,都是过去朝代无法比拟的。唐诗留传至今的有近五万首,知道姓名的诗人有2200个,其中以李白、杜甫最负盛名。 [活动]文学组(投影李白和杜甫像并叙述、提问): 李白,字太白,生于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到四川,20岁以后出川漫游。他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山河壮丽的诗篇。杜甫比李白小11岁,他出生在河南一个诗书世家。33岁,他在洛阳遇到了李白,两位打诗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白、杜甫的诗,我们从小就读过很多。下面我们在5分钟时间里来一个小小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李白、杜甫的诗最多? (学生采取抢答方式,最后评出优胜) [点评]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气息。他以奔放的热情,磅礴的气势,丰富的想象,生动而自然的语言来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1000多首美丽诗篇,被称为“诗仙”。我们读李白的诗,仿佛能听见长江黄河奔流不息的声音,仿佛能看得见明媚的春光、雄伟的山川。他的诗千百年来被全世界爱诗的人们吟诵着。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正是唐朝由盛及衰的时期。杜甫留下的诗有1400首,他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他的诗就是历史,因此被人们称为“诗史”。历代的诗人都把杜甫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我们还知道很多唐代的诗人和诗歌,老师将在活动课时间组织一个“赛诗会”,到时候我们再一决高低。 [承转]宗教文化兴盛是汉唐文化的又一特点。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道教,对其他宗教也采取了宽容态度。佛教文化渗透到思想、建筑、艺术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玄奘和鉴真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来听听宗教组的同学有什么问题和见解。 [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