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动力锂电池产业与市场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动力锂电池产业与市场发展

電動車的動力之鑰—2011年動力鋰電池產業與市場發展 資料來源 : .tw/tw/dt/n/shwnws.asp?CnlID=13packageid=4931id=0000243142_EWH2FQOZ3OVVVW3W11KGYcat=15ct=1 2011/07/25-DIGITIMES企劃 台灣電池協會執行秘書暨工研院產經中心分析師呂學隆,從全球鋰電池與電動車市場需求做介紹,並深入分析上中下游相關產業鏈生態,為台灣業者指出一條微笑曲線的「贏的策略」... 呂學隆指出,依據IIT長期的統計數據,全球二次電池(可充電電池)市場中, 2010年可攜式消費性電子應用的鋰電池產值達1,000億日圓,但市場趨向成熟與創新競爭;車用鋰電池從2011年開始有明顯成長,預估到2013年就會超越消費性電子鋰電池而達到3,000億日圓,成為最大宗的應用。因此電動車市場成為日本相關業界高度期待之標的。 在電池製造部分,目前仍以日本、南韓與大陸為主要電池生產國。日本有Panasonic/ Sanyo、Sony、NEC/TOKIN、Toshiba、Hitachi/Maxel等電池廠家,2002年全盛時期擁有全球65%市佔率,即使到2010年仍擁有全球40.7%的市佔率,而南韓有Samsung SDI、LG化工廠家,從2002年僅10%全球市佔率全力衝刺,到2010年佔有率攀升到35%;大陸有比亞迪(BYD)、力神(Lishen)、比克(BAK),從2002年佔有率約10%左右,到2010年底達到全球18.8%的電池市佔率。在台灣也有能元(E-One),2010年全球鋰電池市佔率0.71%,排名全球前10名。而電池的價格走向逐漸趨於緩跌,但仍須觀察日本311地震後的市場變化。 電動車市場對鋰電池的龐大吸引力,依據全球HEV混合動力車/PHEV插電混合動力車的區域市場規模預測,2010年HEV/PHEV車輛達95萬台,到2015年可成長到265萬台,至於對鋰電池用量更大的純電動車(EV)的全球區域市場規模預測,2010年全球有2.4萬台EV,到了2012年,僅大陸就有3萬台EV,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到2015年全球有30萬台EV,而大陸市場就佔了13萬台。 呂學隆指出,若不把大陸這種較特殊市場列入,統計到2014年為止,美、歐、日車廠已量產或預定量產的HEV/EV電動車款有150款。這150款HEV/PHEV/BEV車款中,HEV混合動力佔48%,PHEV插電混合動力佔17%,BE純電動車佔35%。 若進一步區分電池種類,使用鎳氫電池佔39款,其他均為鋰電池。如果單純以電池電容量計算,PEVE市佔率僅19.8%、AESC佔12.9%、Sanyo佔6.3%;若以車輛數來計算,由於在混合動力車市佔率最高的Toyota均使用PEVE的鎳氫電池,使PEVE實際電池市佔率達42.7%,Sanyo佔23.6%,JCS佔6.9%。( Isabelle註 : 看到這裡 … 偶感覺 ~ 中國跟美國是電動車鋰電池廠決戰地 日本電池廠也將在此成為老二!! ) 電動車與鋰電池成本結構分析 鋰電池目前分為方形、圓筒型與鋰高分子電池3種。( Isabelle註 : 居然這樣分類 肯定有他的用意!! )其材料項目像是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離膜、正/負極集電體、包裝外材與其他材料等,廣及各項化工與金屬產業。鋰電池大廠也紛紛與歐美日汽車大廠合作,像PEVE與Toyota、Tesla合作、Sanyo與Ford、VW、Audi合作,GS Yuasa與Honda合作,SB LiMotive與Honda、GM、BMW、Audi、VW合作等。( Isabelle註 : 台廠該展開什麼樣的策略聯盟呢???!! )主要車廠與電池供應商的分工合作模式,可分為掌握原材料、材料、電池單體、系統甚至整車的方式。 若以3.7V、2A/7.4Wh的18650鋰電池芯單體為單位,1具行動電話大約使用4Wh(瓦時),約0.6個18650電池,而筆記型電腦需8.88Wh/cell,約6個18650鋰電池;當混合動力車HEV,裝備1KWh鋰電池組時,相當於使用117個18650電池;純電動車EV以Nissan Leaf為例,裝備24KWh鋰電池組,大約需要2,702個18650電池芯,電動車使用鋰電池數量為筆電的450倍。 進一步分析探究整部電動車的成本結構,各零組件所佔的成本比重,電池模組佔41.7%,電池控制模組8.3%,這兩項加起來,光鋰電池成本就佔50%;其次電控模組佔16.7%、馬達16.7%,其他部分約佔16.7%。而進一步討論純電動車電池模組的成本結構時,材料(Materials)成本佔46%、Purchased Items佔17%、折舊(Depreciation)佔10%、利潤佔7%、人工成本(Dir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