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多拉星的绝美生灵
【摘要】我国学者提出的生态美学观是对我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美国大型科幻电影《阿凡达》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和壮美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生态绝美画卷,同时也向人类发出终极警告。从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古典的生态美学观的三个方面:天人合一、会通物我的圆融境界;道法自然、逍遥无为的超然思想;以仁为本,良知在心的绝美生灵,
【关键词】《阿凡达》古典中国 生态美学
前言
20世纪末,人类高唱科技的凯歌,高举工业文明的旗帜,百业俱兴,昌盛发达。但是,就在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时,就在人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时,大自然却向人类发出了警告,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掠夺和蹂躏,大自然已不堪忍受,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于是,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生态美学”这一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这一观点是对我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至今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一股重要的学术潮流。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生态审美反映了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它真正体现了审美境界的主客同一和物我交融,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
09年末在全球隆重放映的美国大型科幻电影《阿凡达》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思想。该电影讲的是潘多拉星的生灵(纳威人)与人类的一场搏斗,一场为保护自己家园、保护原始生态、保护自然神灵的顽强搏斗。“阿凡达”是人类制作的与纳威人一样的复制品,这个复制品最终与纳威人一起战斗,这是对纳威人绝美心灵与原始生活方式的高度赞扬,更是对人类疯狂欲望与残酷人性的严厉批判。
《阿凡达》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和壮美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副震撼人心的生态绝美画卷,同时也向人类发出终极警告。从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古典的生态美学观的三个方面:天人合一、会通物我的圆融境界:道法自然、逍遥无为的超然思想:以仁为本、良知在心的绝美生灵。
一、天人合一、会通物我的圆融境界
“天人合一”在《哲学大辞典》中解释为:“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道家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这里,庄子提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强调人与天和、天与人和,“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同时,庄子也提出了“会通物我”的观点,指的是人与物的相互转化,从而达到“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境界,让人感到无限的快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故事,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周,这种物化的境界,物与“我”之间没有了界限,人在这种境界中找到了本性,甩掉了利益的、欲望的影子,让真实纯洁的生命得以显现,自然天全的物化世界,和万物融为一体,没有;中突,没有彼此,一切安详和谐。
在电影《阿凡达》中,纳威人生活在绝对原始的生态环境中,他们以树为家、以动物为友、以森林为乐园,他们在树叶问自由地跳跃、在树枝上随意地翻腾,在峡谷中快乐地翱翔,来去自如,随心所欲。仿佛他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属于那片原始生态,仿佛他们身上任何一个细胞都与那神圣的绿色的家园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手臂就是风,他们的双脚就是地,他们的肩背就是山与自然融为一体。“青山是我身,流水是我命。”(《古尊宿语录=》)“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何等美妙与自由,《阿凡达》正体现了这种圆融之美。
“会通物我”这一点,在电影中更是直接地形象地表现出来。还记得纳威人长长的头发吗?那其实是纳威人一种特殊的身体组成――天线状神经感应触须。在潘多拉烈马、蝠舡兽身上和灵魂树上也有天线状神经感应触须。当纳威人需要驯服一种动物时,便将自己的感应触须与动物的感应触须连接。于是人和动物便心灵相通、互相感应、动物的行为随人心改变,这样人与动物就能够和谐地相处。当纳威人需要向灵魂树诉说心愿时,便将自己的感应触须与树的感应触须连接。灵魂树就储存下人的思想和记忆。人与树融为了一体。他们就是以这样一种单纯原始的模式,与森林的一草一木一物做了朋友,与万物相融相生。
《阿凡达》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会通物我”的生态精神,是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精髓,它告诉人们如何真切感受自然,如何真正领悟天人相融的精神境界,如何自觉地与我们的家园和谐相处。只有把自己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人们才会意识到自然的纯真美丽,正如佛教所说,“物不异我,我不异物”。主客体双向交流,打成一片,从而进入一个人与自然的圆融境界。
二、道法自然、逍遥无为超然思想
原始淳朴的纳威人,崇拜敬爱他们的伟大神灵――爱娃女神。当部落里举办大型活动或发生重大事件时,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