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表现主义电影的审美初衷
[摘要]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心怀恐惧是全人类的共性,在这样一个世界中逃亡出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之地也是全人类的愿望。
[关键词]表现主义 电影 情绪与感觉
表现主义作为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个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表现主义艺术家用文学、绘画、戏剧及电影等诸多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当时的时代潮流,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表现主义艺术是先锋艺术。电影艺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的艺术门类。在发展初期即与表现主义思潮碰撞,被表现主义赋予了新的美学内涵。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表现主义是大约在1908年开始在绘画以及戏剧领域出现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新兴艺术风格在德国表现优胜。表现主义属于兴起于20世纪初的反动写实主义的几个流派之一。表现主义的绘画往往运用大块色调或者运用动画卡通样的线条来完成构图。人物的脸可以扭曲往往表现出一种古怪阴沉的特点。建筑房屋往往扭曲着生长,路面有时深陷下去或者突兀起来。其实表现主义的出现是摄影以及电影出现之后的文化返潮显现之一。当人类可以完全写实的记录保存下客观环境之后,对于整个艺术界来说感到了一种莫大的威胁。电影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绘画走向了抽象主义的道路。因为在真实世界的复原上传统艺术形式特别是绘画已经无法与电影和摄影相抗衡。所以转向了用风格化的形式表现对象的内部世界。而电影作为新兴技术形式(当时普遍不认可电影是真正的艺术)也迫切得需要得到艺术界的认可。于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的出现也成了理所应当的了。
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为标志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诞生,从1919年-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这一电影美学流派同上述法国先锋派电影中的各种美学流派一样,受到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德国表现主义开始于1910年的慕尼黑,它首先在绘画中,而后在文学、戏剧、音乐及建筑艺术中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场文艺运动。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主义的美学追求,在德国战败后的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迅速地发展起来,在柏林的街道、商店、剧场和咖啡馆中,招贴画、广告画和装潢设计都被蒙上了一层表现主义的色彩。德国艺术家仍对于社会现实愤然不满,并采用表现主义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作为他们内心恐惧、焦虑的外部精神的流露。在这样一种社会政治、文化的背景下面,表现主义的电影诞生了。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以剧中人物弗朗西斯的叙述,揭示了卡里加里博士的邪恶和他对社会所施加的暴力和恐怖,创造出那个纯属于精神病患者的幻想世界。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1920年),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就的专制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记》(1921年,又译《疲倦的死》),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
电影是表现主义较晚进入的艺术类型.这方面的影响更多地直接来自于其他的门类。首先是表现主义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创作思想的抽象,或者也可以说向表现主义电影提供了可以参照的主题。表现主义的作家们反对将写作定义为对现实的描摹,他们认为文学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作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在表现主义作家开来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与个案,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表现主义文学强悍而纯粹的美学宣言不仅只是反叛,是对二十世纪主流文化的悖逆,而且是一种在场的创造,是对时代疼痛的敏感与内省。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文章,回顾世纪初的文艺运动,将它看成是中产阶级浪子的不满和沮丧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反叛形式。
在表现主义作家的笔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