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之友”的发展及其现状.docVIP

浅谈“博物馆之友”的发展及其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博物馆之友”的发展及其现状   [摘要]“博物馆之友”是博物馆事业爱好者的非学术性团体。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友”诞生在19世纪的欧洲。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博物馆之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以甘肃省“博物馆之友”为例,探讨其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事业;“博物馆之友”;文化事业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121-03      博物馆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发挥着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示范指导、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作用。作为公益文化设施,博物馆是公共文化事业的基础、发展的载体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也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要求和博物馆自身的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提高全民族文化修养和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素质和教育的重视。   就目前博物馆发展及其现状而言,仅仅依靠博物馆办展览,民众被动参与,不仅显得单调、吸引力不足,而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乃至博物馆的长期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更多的人开始走进博物馆这座文化和艺术的殿堂,了解博物馆,欣赏博物馆,感受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博物馆也期望有更多的人深入、全面地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中来。笔者认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博物馆发展,进而推动博物馆的全面创新、发展,“博物馆之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之友”已风行多年,并演变为向社会开放,以美学教育、欣赏为主要功能的社会文化活动机构。   地处祖国西北的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具有区域特点的文化遗存。甘肃全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万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其中,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与省外其他明长城著名关隘共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各级博物馆馆藏文物42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3300件(含国宝30件)。甘肃境内的史前文化遗迹多达7000余处。古长城遗存丰富,总长度达4400多公里,秦、汉、明三代长城的西部终点均在甘肃境内;古城址多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目前保存在河西地区的一般较完整;甘肃东部天水放马滩汉墓以及河西走廊的金塔金关、敦煌悬泉置、马圈湾等长城、驿站遗址相继发掘出土的西汉纸,为中国对世界文明重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和造纸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依据;魏晋时期酒泉、嘉峪关、敦煌、高台等地的墓葬中的画像砖,注重反映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场景,为敦煌莫高窟等佛教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隋唐时期墓葬中的随葬品反映了社会的高度繁荣;宋金时期墓葬最突出的特点是墓室内流行使用精工细雕色彩斑斓的仿木构和各种图案的彩绘砖雕,墓葬随葬品均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甘肃境内还保存有宋代、元代、西夏、明代的木构建筑。另外,大量碑刻和摩崖石刻则保留了有关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甘肃是国内现存重要石窟寺最多的省份之一,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布及全省,其时代自十六国时期始,历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敦煌莫高窟以其宏伟的规模、精湛的艺术、沧桑的历史成为世界石窟之最。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古代东方雕塑馆”,武威天梯山石窟被奉作“中国石窟之祖”,永靖炳灵寺石窟保存有国内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窟题记。甘肃境内出土的简牍在20世纪初曾轰动海内外,同敦煌文书、殷墟甲骨、明清宫廷档案并称为20世纪初中国考古四大发现。甘肃境内共出土简牍6万余枚,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术价值弥足珍贵。如何使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被广大民众欣赏、认识和传承,是博物馆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为了使民众能更好地了解“博物馆之友”,进而参加这个组织,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深层次地挖掘文化遗产,弘扬甘肃文化,是摆在甘肃省文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甘肃省博物馆之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一探讨。      一、欧美国家“博物馆之友”的发展与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友”诞生在20世纪初的欧洲。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以陈列和展出收藏品和古文物为主,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随着大英博物馆的开馆,博物馆行业在欧洲全面铺开,最初的博物馆以收藏品为主,以后逐步成为向全社会开放的、以社会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社会文化宣传机构。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关注和喜爱博物馆的人也日益增多,许多博物馆爱好者自愿参与博物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