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差异 谋求共存.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差异 谋求共存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浪潮中,对于文化的走向,目前存在两种争论,即文化的多元与趋同。如何尊重他种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跨文化对话的重要问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继2005年10月举办首届中―非音乐对话后,于2007年11月6日至10日,再次举办了“世界音乐周暨第二届中―非音乐对话”,活动吸引了来自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波多黎各、美国、加拿大等国20多位研究非洲音乐的专家以及国内许多知名学者。会议讨论了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音乐的跨文化交流、田野工作的经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除了会议、讲座之外,还举办了中国传统音乐与非洲传统音乐的多场音乐会和工作坊。中―非音乐对话为双方在音乐领域的相互吸取、借鉴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促进了双方的理解和交流,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展和发现了自己。      一、传统音乐的研究、保护与发展      保护与发展始终是各国传统音乐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使传统音乐长期留存于世,而不仅仅充当博物馆中的藏品。“传统是一条河流”,因它汇聚了来自上游的多个活水源头,而生生不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传统音乐与其他民间文化的共生性与混元性特点决定了对传统音乐的保护不应是一个乐种、一个歌种、一个舞种的分置保护,对整个传统文化生态的保护才会使传统音乐与其他民间文化沿着传统的河床长期流传。   世界打击乐委员会主席帕斯克?姚―杨格(Paschal Yao Younge)博士《田野的回声:非洲传统音乐在舞台上的发展和转变》一文,分析了在传统环境下表演的民族音乐,被音乐教育者改用于非传统的表演时传统音乐的特定传统元素与创作技巧是如何被应用和融合到新的改编曲目中。传统音乐的改编类型包括:(1)在创作乐曲的同时兼顾“文化保护”;(2)将各种文化遗产融入到创作乐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或新式的传统的类型;(3)创作一些取自民族的且又符合西方审美的音乐。   美国俄亥俄大学泽尔玛?巴杜―杨格(Zeima Badu-Younge)博士《当代非洲移民舞蹈和教育:全球视野中的保护和发展》的发言,认为非洲舞蹈无论在本土还是在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地区始终在演变着。在非洲内部,非洲传统舞蹈受到非洲各地区、民族和受西方训练的舞蹈教师的影响;海外非洲移民受到非洲之外的环境和文化以及受到西方训练的教师影响,创造了一种古巴式非洲的或美国黑人的舞蹈形式。   美国威士利安大学艾利克?查理(Eric Charry)博士的文章《文化革命与非洲音乐:几内亚及其文化遗产》审视了文化革命在几内亚的意义并与其他周边国家比较;政府的行为、音乐家和合唱团共同利用本土传统音乐和舞蹈建立独特的几内亚音乐的过程及其保护与发展的现状。《非洲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一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肯尼亚的“芭蕾”音乐由村落中传统的民间表演逐渐过渡到舞台合奏,最后发展成为一种独奏乐器。2.随着欧洲出版了大量的非洲音乐唱片,组织非洲音乐家世界巡回演出,在这一过程中相继涌现出许多闻名于世的杰出音乐家,许多年轻人把学习音乐当作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一般以歌唱家居多。之后,由于观众趣味的多样性使得器乐表演得到重视,出现了不同国家的乐器组合形式与合奏作品。3.以美国黑人饶舌音乐对非洲传统音乐的影响为例,指出非洲传统音乐在吸收外来音乐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模仿阶段和本土化阶段。   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在《汉族民歌时调的变体》一文中通过对江苏、河北的《孟姜女哭长城》――基本旋律框架基础上的加花装饰;山西、陕西的《绣荷包》――生存环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陕西、辽宁北部和山西沁源的《对花》――地域风格标志性的旋律音程导致调式变化等三首时调变体的比较研究,总结了汉族民间歌曲流传变异的方式和特点,并进一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答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音乐被熏染到这个地步”的命题。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博士《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中的四种转型方法》一文,是在作者走访中国广大地区,学习各地的传统音乐之后,指出:目前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一方面在传统的根基上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它适应着新的社会形式。文章提出了四种传统音乐的延传与转型方法:1.延传着的民间传统音乐;2.从生活方式到艺术形式转化着的民间传统音乐;3.从生活方式到文化符号转化着的民间传统音乐;4.完全专业化了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博士的论文《民间文艺汇演的反思――保护民间音乐的一项措施》概述了民间文艺汇演的历史脉络和涌现出的乐种、剧种、乐人等。作者认为民间文艺汇演已逐渐成为一种文艺制度,在特定年代中许多乐人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身份。民间文艺汇演还为研究传统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统揽中国艺术整体的研究视野。但一些乐人脱离了原生态艺术的生存环境,向炫技性方向发展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